新乐府.古冢狐.戒艳色也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

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

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古旧的坟墓中狐狸精,又邪又老,却幻化成美丽的妇人。
头变成云髻,脸换上装扮,大尾巴拖成了长长的红裙。
慢慢走在荒村的小路上,日暮时分,人们都安静的地方。
时而唱歌,时而跳舞,时而悲泣,翠绿的眉毛低垂,花容黯淡。
忽然间笑出千百种姿态,看见的人十个有八九会被迷惑。
虚假的颜色尚且如此迷人,真实之美更应有过之而无不及。
真假皆能迷人,人心厌恶虚假,崇尚真实。
狐狸假扮女子作祟尚浅,只在一时迷惑人的眼。
女子若被狐魅所控,危害更深,日久月长,使人沉溺其中。
更何况褒姒、妲己这样的美貌善于迷惑,足以倾覆国家。
看看危害的深浅,怎能将虚假之美与真实之美等同视之。

注释

古冢:古代的坟墓。
狐:狐狸。
妖且老:邪恶且年老。
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
面变妆:改变面容化妆。
曳作:拖曳成为。
长红裳:长长的红色裙子。
日欲暮:天将要黑。
人静处:人们安静的地方。
悲啼:悲伤哭泣。
花颜低:美丽的脸色黯淡。
千万态:各种各样的表情。
见者十人八九迷:看到的人大多会被迷惑。
假色迷人犹若是:虚假的美色尚且如此迷人。
真色:真实的美色。
狐假女妖害犹浅:狐狸假扮的女妖的危害还较轻。
一朝一夕:短时间内。
女为狐媚害即深:女子被狐魅所惑,危害就深了。
溺人心:使人沉迷。
褒妲:指褒姒和妲己,古代著名的美女。
善蛊惑:善于迷惑人。
为害浅深间:危害的轻重之间。
岂:怎么。
同:同等看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古冢狐妖异变化的描述,警示人们对于艳色美貌的迷惑与危害。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狐妖变幻莫测、惑人心志的神态,以及它利用美色的狡诈手段。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开篇即点明主题,这只古老的狐狸因其年岁悠久而变得更加狡猾,它能够变幻成一个美丽的女子,以此来吸引和迷惑人们。

“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这里描写了狐妖变化后的形象,头发如同云朵缭绕,脸上化妆变得光彩照人,长大的尾巴则像是飘逸的红色长裙。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诗中狐妖选择在荒凉的村庄边缘,太阳即将落山、人们安静之际,慢慢地走动,以此来加深其神秘而又诱惑人的气氛。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狐妖可能会通过唱歌、跳舞或者是发出哀婉的啼声来吸引人们,它那精致的眉毛不需要抬动,它本身就如同花朵一般娇美。

“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当狐妖突然露出了一个笑容,那种诱惑力足以让看到它的人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陷入迷茫。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这里诗人指出,即使是虚假的美貌也能迷惑人们,更不用说真正的美色,其迷惑力更是难以抗拒。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美色,都能够迷惑人类的心志。人们通常会憎恨虚伪,但却又倾心于真正的美好。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相较之下,狐狸变成女子所带来的危害似乎还比较浅薄,它只需要短暂的时间,就能让人们陷入其美色的迷雾中。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然而,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女子被狐妖附身,她的魅力所带来的危害就会更加深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地让人们沉迷其中,丧失自我。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诗中还提到了那些美貌如同毒药一般,能够蛊惑人心,使得家庭破碎、国家倾覆的极端情况。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最后,诗人呼吁人们观察这些危害的深浅,不应将虚假的美色与真正的美色等同视之。这既是对读者的警示,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

这首诗通过描绘狐妖的形象和它的诱惑力量,实际上是在探讨人性的弱点,以及外表美貌所可能带来的危险。诗中充满了对人类欲望与理智之间冲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乐府.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

羲和死来职事废,官不求贤空取艺。

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

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

耀芒动角射三台,上台半灭中台坼。

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

天文时变两如斯,九重天子不得知。

不得知,安用台高百尺为。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母别子.刺新间旧也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立部伎.刺雅乐之替也

立部伎,鼓笛諠。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

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

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

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

立部贱,坐部贵。

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

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

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徵。

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神祇。

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

工师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

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

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

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

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

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

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

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

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

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

华原磬与泗滨石,清浊两声谁得知。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