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

羲和死来职事废,官不求贤空取艺。

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

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

耀芒动角射三台,上台半灭中台坼。

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

天文时变两如斯,九重天子不得知。

不得知,安用台高百尺为。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在司天台,仰望天空洞察天地之间。
羲和神已逝去,职务废弃,官员们只求技艺不求贤能。
曾听说西汉元帝成帝年间,上下失序,天象显示出贬谪的预兆。
北极星暗淡缺乏光彩,四颗明星闪烁如同火焰般红炽。
光芒照射角宿,射向三台星,上台半隐,中台破裂。
那时并非没有太史官,他们亲眼目睹,心中明白却不敢直言。
次日步入明光殿,只奏报庆云和寿星显现。
天象如此频繁变化,而九重天的君主却一无所知。
既然一无所知,那么高百尺的司天台又有何用呢?

注释

司天台:古代观测天象的机构。
羲和:神话中驾驭日车的神,象征天文观测。
职事废:职务荒废,指天文观测工作停顿。
上陵下替:统治者失道,上下颠倒。
谪见天:天象异常,预示着贬谪或灾祸。
北辰:北极星,常用来象征帝王。
四星煌煌:四颗明亮的星星,可能指四大星宿。
耀芒动角射三台:光芒照射到角宿,三台星为天文学中的星宿,此处象征动荡。
明光殿:汉代宫殿名,皇帝接见群臣的地方。
庆云寿星:吉祥的天象,象征长寿和祥瑞。
九重天子:指皇帝,九重天象征皇权的崇高。

鉴赏

诗人通过描绘司天台的神秘与威严,表达了对天文变化所含深意的关注和敬畏。"仰观俯察天人际"一句,设定了整个场景,展现了司天台观测天象的职能和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句则批评当时官员不择贤能,只求形式,这种空有其表的做法导致国家事务废弛。

随后的叙述提及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之事,反映了历史上对天象观察的重视,以及天变与人事的密切关联。这一部分通过具体事件强化了诗歌主题——天文变化是国家命运的重要指示。

"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耀芒动角射三台,上台半灭中台坼。"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夜空中的星象变异,尤其是司天台所处位置的特殊变化,这些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和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加深了主题的哲理。

然而,尽管诗人对这些天文现象有着清晰的观察与理解,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却不得不保持沉默。"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无奈和忧虑。

最后两句"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天文时变两如斯,九重天子不得知。"则抒写了官方对于天象变化的漠视和忽略,以及这对君王的无知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整首诗通过司天台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乐府.母别子.刺新间旧也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立部伎.刺雅乐之替也

立部伎,鼓笛諠。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

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

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

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

立部贱,坐部贵。

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

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

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徵。

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神祇。

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

工师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

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

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

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

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

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

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

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

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

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

华原磬与泗滨石,清浊两声谁得知。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百鍊镜.辨皇王鉴也

百鍊镜,镕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祇。

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

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

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吏手自封。

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

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

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

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

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鍊铜。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