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名为《梨花》。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早春梨花盛开,同时抒发诗人胸中块垒之情感的诗篇。
"繁花如雪早伤春,千树封侯未是贫。"
这里用了"如雪"比喻梨花的繁茂,"早伤春"则表达了一种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惆怅。接着,“千树封侯”形象地描绘了梨园中树木众多,每一棵都像是封赏给功臣的侯爵,强调了诗人对这片梨园的自豪之情。
"汉苑漫传卢橘赋,骊山曾识荔支尘。"
这一句通过提及历史上的“卢橘”和“荔支”,展示了诗人的学养和情怀。汉朝时的宫苑中就有种植异果的记载,而“骊山”则是古代著名的产梨之地,表明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九秋青女霜添味,五夜方诸月溜津。"
这里借用了“九秋”和“五夜”的时间跨度,来形容梨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以及梨子成熟后的甜美滋味。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梨子的深情。
"楚客狂酲朝已解,水风犹自猎汀蘋。"
最后一句则转换了语气,诗人以“楚客”自称,可能是在反映自己游历他乡的生活状态。这一句中“狂酲”表达了一种放纵的情感,而“水风犹自猎汀蘋”则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描绘,似乎在暗示诗人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仍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梨花和梨园的细腻描述,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