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秀才

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

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

郤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虽然是个寻山访水的旅人,却仍然像世俗中那些悠闲的人一样。
读书时只求心境宁静,即使衣着简朴也不再为贫穷忧虑。
无论是春天还是冬天,野外的景色都如常,远处近处传来鸡鸣声。
郤公就是我的朋友,我们应该彼此亲近,关系融洽。

注释

寻山客:指喜好游历山水的人。
慢世人:指生活节奏悠闲、不急于追求名利的人。
惟务静:只求心境平静。
无褐:形容穿着朴素,没有华丽的衣服。
忧贫:担忧贫困。
野色:野外的自然景色。
春冬树:无论春夏秋冬,树木的景色。
鸡声:乡村常见的鸡鸣声。
远近邻:远处近处的邻居。
郤公:诗中的朋友,具体人物名字。
吾友:我的朋友。
相亲:关系亲密,亲近。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开篇“寻山客”指的是喜欢游历山林之人,"慢世人"则是说这种人与世俗追求快速成功、物质享受的人不同,他们更注重精神的宁静和满足。

"读书惟务静"强调了诗人阅读时追求内心的平和,不为外界干扰。"无褐不忧贫"则是说,只要不是穿着粗布衣(即贫穷),就不担心,这反映出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心态。

接下来的"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景象。自然界的变化(春夏秋冬)和家畜的声音(鸡鸣),都成为了诗人生活的一部分,让人感受到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最后,"郤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这里的“郤公”可能是指一位隐逸之士或者有道德的人物,而诗人将其视为知己,愿意与之建立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自足,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不仅是对个人隐逸生活的一种颂歌,也是对一种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顺心上人山池

南荣对庐■,宴坐日于斯。细草汀洲色,轻风杨柳枝。

磬声催暮鸟,泉影入春池。

则异人间世,唯当幽客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时鸟催春色,离人惜岁华。

远山随拥传,芳草引还家。

北固潮当阔,西陵路稍斜。

纵令寒食过,犹有镜中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逢庄纳因赠

世故还相见,天涯共向东。

春归江海上,人老别离中。

郡吏名何晚,沙鸥道自同。

甘泉须早献,且莫叹飘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婕妤怨

由来咏团扇,今已值秋风。

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