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陈提举挽诗(其三)》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别无久近不相忘”点明了友情或亲情的深厚,无论时间长短,情感都不会淡漠。接着“见面虽疏意味长”进一步强调了即使见面不多,但彼此之间的情感依然深厚,意味悠长。
“向摧梁初驰唁疏”描绘了在亲人去世时,亲友前来吊唁的情景,虽然言语不多,但情感真挚。“已埋玉后送铭章”则暗示了逝者已安息,人们为其立碑铭志,寄托哀思。
“我惭临穴诗黄鸟”表达了诗人面对墓穴时内心的愧疚和哀痛,仿佛连黄鸟也感受到了这份悲伤。“儿报移阡谶白羊”则描述了后辈为逝者迁移墓地,祭品中包含白羊,象征着对先人的尊敬与怀念。
最后,“絮酒何时浇宿草”表达了对逝者未来的思念,期待在某个时刻能再次祭奠。“些成三赋泪沾裳”则是诗人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哀思,泪水浸湿衣裳,形象地展现了哀悼之情的深沉与真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以及生者与逝者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