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贺雪寄陈山人

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

将赴银台门,始出新昌里。

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

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待漏午门外,候对三殿里。

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

忽思仙游谷,闇谢陈居士。

暖覆褐裘眠,日高应未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长安城中雪落满地,清晨朝见你心中欢喜。
即将前往银台门,才离开新昌里的居所。
走上大堤马蹄在雪中滑行,行进中蜡烛火焰微弱。
向北行十里路,寒冷的风几乎吹裂耳朵。
在午门外等待朝见,准备在三殿里应对。
须发和鬓角仿佛结了冰,衣服冷得像浸了水。
忽然想起仙游谷,暗暗感谢陈居士。
他温暖地裹着褐色皮裘睡觉,太阳已高挂还未起床。

注释

长安:唐朝的首都,今陕西西安。
盈尺雪:形容雪下得非常厚,一尺深。
银台门:唐代宫门之一,官员入朝等候的地方。
新昌里:唐代长安的一个里巷名。
蜡烛死:形容蜡烛火焰微弱,几乎熄灭。
十里: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现在的5公里。
待漏:古代官员等待上朝时,因怕误时而提前出门,常在宫门外等候。
三殿:指唐代皇宫中的三大殿,用于皇帝处理政务。
陈居士:此处指陈姓的隐士或修行人。
褐裘:褐色的皮毛大衣,贫寒人士或隐士常穿的衣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早晨,诗人顶着盈尺深的雪花前往银台门拜访友人。诗中充满了对严冬景象的细腻描写,如马蹄在上堤滑行、蜡烛在寒风中熄灭、中途十里向北行走中的耳朵被吹得生疼,以及等待午门开启时须鬓冻成冰、衣裳冷如水的刻画。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冬日清晨的严酷与寒冷。

然而,诗歌的后半部分却带有几分温暖和闲适之意。诗人忽然想起仙游谷的陈居士,心中涌现出一片宁静与敬意。接着描述自己暖和地覆盖着褐裘沉睡,直到日高未起时仍未醒来,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于温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冷酷外界与温暖内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严冬中寻找温情与宁静的心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早蝉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形式: 古风

早蝉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曲生访宿

西斋寂已暮,叩门声樀樀。

知是君宿来,自拂尘埃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

贫静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厨灯斜影出,檐雨馀声滴。

不是爱閒人,肯来同此夕。

形式: 古风

曲江早春

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