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总能文士,空贻狎客名。
旧基荒草占,废圃野人耕。
古柳无多树,新蝉第一声。
青溪固亡恙,依旧与孤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反映出一种历史沧桑、人事变迁的情感体验。诗中的“江总能文士”、“空贻狎客名”表明了诗人对于当初那些文人的怀念和不舍,但这些人物如今已无处寻觅,留下的只有名字而已。
“旧基荒草占”、“废圃野人耕”则展示了一种历史遗迹被自然力量侵蚀、人类活动所取代的情景。这里的“旧基”和“废圃”暗示着曾经繁华如今却已经破败不堪的场所,荒草和野人的耕作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古柳无多树”,可能是指时间流逝导致古老的树木不断减少,只剩下寥寥几株。与之相对应的是“新蝉第一声”,这是春天到来的一种象征,蝉翼破土而出,发出初次的声音,这里既有生机,也隐含着时间流转、事物更迭的哲思。
最后,“青溪固亡恙,依旧与孤城”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已不复存在的某种东西(“青溪”可能代表一段历史、一种情感)的执着和留恋。这里的“孤城”也许象征着时间的遗迹,或者是诗人内心孤独无伴的情感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古旧遗迹的对比,以及生命循环中新生与衰老并存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沉思。
不详
南宋中期诗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窗开双佛塔,水绕数鱼家。
酒剩沾邻里,时平买钓车。
童闲唯伴鹤,树老自成槎。
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
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
满载月归应有命,便耕云去岂无田。
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
先生新卜宅,只许白云知。
野蜜和蜂割,岩花带蝶移。
坐谙苔石稳,醉忘木桥危。
屋后寒梅放,因风寄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