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三)检校山园书所见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转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

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嫩春迟。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翻译

断崖上挺立着修长的翠竹,竹丛中盛开着冰清玉洁的梅花。绕过曲曲弯弯的清流长溪,黄昏中盖满白雪的小屋里香气飘洒。
过路人折梅在疏篱边系马,梅虽残仍然有高枝挺拔。高枝上留下了寒梅数点,是因为娇懒的春天还未到这山崖。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
检校:核查。
山园:稼轩带湖居第,乃建于信州附郭灵山门之外者。
修竹:高高的竹子。
冰玉:如冰似玉,指梅花。
雪屋:稼轩新居内一处宅院的名称。
行人:过路之人。
娇嫩春迟:春天娇懒而来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山园景象。"断崖修竹",展现出竹子在陡峭崖壁上挺立的坚韧姿态,"竹里藏冰玉"则运用比喻,形容竹叶如冰晶般透明,仿佛隐藏着珍贵的玉石。"路绕清溪三百曲",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溪流,溪水清澈,环境幽深。

"香满黄昏雪屋",暗示了山园中可能有梅花之类的花卉,在黄昏时分散发出淡雅的香气,与白雪覆盖的房屋相映成趣。"行人系马疏篱",进一步描绘了有人来访的情景,他们在简陋的篱笆旁停驻,可能是欣赏这美景,或是与诗人交流。

"折残犹有高枝",表达了即使花朵已经凋零,仍有几枝高挂,保留着春天的气息。最后两句"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懒春迟",揭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感慨,虽然春意来得晚,但仍有几缕春风留下,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整体来看,辛弃疾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山园冬日图,寓含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春天的期盼之情。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四)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

清词索笑。莫厌银杯小。应是天孙新与巧。

剪恨裁愁句好。有人梦断关河。小窗日饮亡何。

想见重帘不卷,泪痕滴尽湘娥。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题上卢桥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寿道夫

此身长健。还却功名愿。枉读平生三万卷。

满酌金杯听劝。男儿玉带金鱼。能消几许诗书。

料得今宵醉也,两行红袖争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