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四)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翻译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注释

翻灯舞:绕着灯来回飞。
“破纸”句:窗间破纸瑟瑟作响,好像自言自语。
塞北:泛指中原地区。
据《美芹十论》,词人自谓南归前曾受祖父派遣两次去燕京观察形势。
归来:指淳熙八年(1181年)冬被劾落职归隐。
华:花白,华发苍颜:头发苍白,面容苍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其四》。诗人以独宿博山王氏庵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经历。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环境的荒凉与凄清,饥饿的老鼠在床边徘徊,蝙蝠在昏暗的灯光下乱舞,营造出一种孤寂和破败的气氛。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交加的场景,屋外的松风夹杂着急雨,窗户上的破纸仿佛在自言自语,增添了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诗人回顾自己一生漂泊,从塞北到江南的辗转,如今归来时已是满头白发,容颜苍老,流露出岁月沧桑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最后两句"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尽管身处简陋,但心系万里江山,展现出他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大业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写实的场景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辛弃疾的个人经历与家国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一)

清词索笑。莫厌银杯小。应是天孙新与巧。

剪恨裁愁句好。有人梦断关河。小窗日饮亡何。

想见重帘不卷,泪痕滴尽湘娥。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题上卢桥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寿道夫

此身长健。还却功名愿。枉读平生三万卷。

满酌金杯听劝。男儿玉带金鱼。能消几许诗书。

料得今宵醉也,两行红袖争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忆吴江赏木樨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