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三)炼丹井

丹灶久已毁,井泉空独存。

此地非常地,今人非昔人。

我愿刀圭药,轻举朝明宸。

一言洗天日,万物归阳春。

群仙谁嫉妒,使我身漂沦。

俯视废井水,欲饮碍荆榛。

徘徊片云下,泣涕沾衣巾。

少壮几何时,且醉樽中醇。

形式: 古风

翻译

炼丹炉早已破败,唯有井泉孤独留存。
这里曾是非凡之地,如今的人已非往昔之人。
我渴望借助药物之力,轻盈飞升至光明的宫殿。
一句话能洗净阴霾,万物回归温暖的春天。
群仙何曾忌妒,却让我陷入困境。
俯瞰废弃的井水,想喝却被荆棘阻碍。
我在云朵下徘徊,泪水打湿了衣襟。
青春年华转瞬即逝,暂且沉醉于杯中的美酒。

注释

丹灶:炼丹炉。
毁:破败。
井泉:井水。
空:孤独。
独存:留存。
非常地:非凡之地。
今人:如今的人。
昔人:往昔之人。
刀圭药:药物。
轻举:轻盈飞升。
明宸:光明的宫殿。
洗天日:洗净阴霾。
阳春:温暖的春天。
嫉妒:忌妒。
身漂沦:陷入困境。
废井水:废弃的井水。
碍:阻碍。
荆榛:荆棘。
片云:一片云。
泣涕:泪水。
少壮:青春年华。
几何时:转瞬即逝。
醇: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三)炼丹井》。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站在一个废弃的炼丹场地,面对着一口曾经用于炼丹的井泉,感慨万分。

诗中的“丹灶久已毁,井泉空独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鲜明对比。炼丹炉已经毁坏,而唯一留下的只是那口井里的清泉。这里的“此地非常地,今人非昔人”则是诗人感叹当下的人和地方都已大不如前。

接下来,“我愿刀圭药,轻举朝明宸”表达了诗人对于恢复过去光辉的一种渴望。这里的“刀圭药”指的是古代炼丹用的器具,而“轻举朝明宵”则是希望能够重现往昔的繁华。

“我愿”之后,诗人的情感转向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一言洗天日,万物归阳春”表达了一种对于大自然力量的信赖与敬畏,这里的“一言洗天日”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能够洗净一切污秽,而“万物归阳春”则是万物在春光中复苏,生机勃勃。

然而,“群仙谁嫉妒,使我身漂沦”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被理解,这里的“群仙”指的是那些曾经共同追求炼丹之道的人们,而“使我身漂沦”则是因为他们的嫉妒而导致诗人的处境。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怀旧的情感。“俯视废井水,欲饮碍荆榛”描绘出诗人面对着那口废弃的井泉,想要饮水解渴却被荆棘阻挡。接着,“徘徊片云下,泣涕沾衣巾”则是诗人在云间徘徊,不禁泪落,湿透了衣襟上的手帕。

“少壮几何时,且醉樽中醇”一句,则是一种对于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现实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诗人提议自己要及时行乐,饮酒忘忧,就像古代贤者在宴席上畅饮,以此来遗忘世间的烦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炼丹场地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宋代诗人的哲学思考与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四)玳瑁石

前有县大夫,取此石为器。

嚣然夸谓予,材与工俱美。

如何尔乡人,器用曾莫备。

无乃居荒陬,俗鄙不喜事。

答云此石坚,攻磨动时岁。

官用钱出民,民用钱出已。

出民官不知,喜事诚可贵。

出已乃伤财,谁能不惜费。

大夫闻此言,如有所忿戾。

今君倡是诗,敢以报嘉惠。

形式: 古风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六)流杯池

幽居久不乐,心死如湿灰。

闻言山有池,仙客曾流杯。

披衫向西坐,欲望无崇台。

何当命游宴,尽聚不羁才。

顾恐狭隘地,未足开吾怀。

仰手斸河汉,决向天南来。

移舟复转岳,壅遏成环回。

横持北斗柄,量尽酒星醅。

箕踞接下流,一歃空千罍。

八风助吟倡,万怪供嘲谐。

醉来散发卧,蝇声视霆雷。

冷笑势利子,茫茫尘土堆。

形式: 古风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五)秦人峰

秦法虽甚苛,秦吏若犹拙。

山林不数里,俾尔逃得脱。

予观后世事,政役火烈烈。

苟非为鬼神,何计避羁绁。

圣皇今在御,百事咸均节。

常披诏书意,苦念生财竭。

谁能将顺者,所望在贤哲。

无使峰中人,笑我民屠裂。

形式: 古风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十)葛仙坛

仙翁犹在时,坛上何设施。

仙翁一去后,梦草空离离。

下士固大笑,言者多不知。

嗟嗟天壤内,共是枯鱼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