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三)

沙溪过雨半清浑,径石高低带雪痕。

又见山农话春事,腰镰两两唤儿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舒亶在沙溪过雨后的景象。雨后的溪水呈现出半清半浑的状态,反映出雨水洗涤后的自然清新与泥土的沉淀。小径上的石头因雨水冲刷而高低不平,还留有明显的雪痕,显示出冬日的痕迹尚未完全消退。

诗人行走在这样的景色中,遇见了山农们正在谈论春天的农事。他们手持镰刀,呼唤着儿孙一起准备耕作,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和人间烟火味。通过这一幕,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对农耕文化的敬意。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季节感的乡村风俗诗。

收录诗词(196)

舒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 号:懒堂
  • 籍贯:慈溪(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41-1103

相关古诗词

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二)

风吹雨脚细于丝,泠暖浑如寒食时。

不待千山消尽雪,小红已到杏花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一)

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

山窗未晓闻山乐,可是梅花漏世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宝林院琼阇黎房

山农未用踏沟车,一穴灵泉荫万家。

香积从今饱檀施,会看讲夜落天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法喜院是院一瓦一木皆自能师手而师丈室惟布衾木枕无复长物即之坐庞眉皓顶泊然似不能言者无乃真有道者耶(其二)

了无情解作攀缘,一钵三衣只兀然。

坐对青山不知老,学人休问祖师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