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
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
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之地在春日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异族文化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边疆生活的独特感受。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 开篇即点明地点特色,轮台一带风光迥异,是古代单于部族所在地,透露出历史的沧桑。
"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这两句描写了边塞春日的景色,不见绿色的青草,只有千家户户的白榆树,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荒凉美。
"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 这里的“蕃书”指的是少数民族的书籍,“胡俗”则是对边疆异族文化的称呼。这两句突显了中原与边疆在文化上的差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自己身处异乡的感受。
"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对眼前延绵不断的黄沙和遥远的西海,诗人感到无尽的忧思,这种景象也激起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文化差异的独特感受,以及那种在异地怀念家园的情怀。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
樽前遇风雨,窗里动波涛。
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
相思灞陵月,祗有梦偏劳。
移根自远方,种得在僧房。
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
抽茎高锡杖,引影到绳床。
只为能除疾,倾心向药王。
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
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
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
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
无事向边外,至今仍不归。
三年绝乡信,六月未春衣。
客舍洮水聒,孤城胡雁飞。
心知别君后,开口笑应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