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长兴陈朝桧

苍髯石根皴皵肤,夭矫枝干中半枯。

有如老人自离立,亭亭不用儿孙扶。

六朝兵戈日相逼,晚向陈隋生道侧。

不知何计脱锋铓,三十六中居上策。

临春结绮迷仙处,晋王只用陈船渡。

车书从此稍通津,无乃培根偶坚固。

百年已长复百年,邑人说自曾高传。

即此儿孙作父祖,只应相对犹依然。

桃叶桃根即零落,独保长年应澹泊。

老人果解复婴儿,分我一丸童子药。

形式: 古风

翻译

苍老的胡须如同石头的根部,皮肤粗糙,枝干扭曲半枯
就像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站立,无需子孙扶持也能挺立
六朝时期战乱频繁,它在陈隋时代的路边生长
不知如何才能避开刀剑,答案是三十六计中的上策
临春阁和结绮阁的美景令人迷失,晋王仅用陈朝船只渡过
从此车马书信逐渐畅通,或许是因为根基稳固
百年过去又百年,当地人传说这是曾高留下的
这些树木的后代成为祖辈,面对它们依旧如初
桃叶桃根已经凋零,唯有这棵长寿树淡泊宁静
老人果然懂得返璞归真,赠我一颗童子药丸

注释

苍髯:形容胡须苍白。
石根:比喻树根坚硬。
夭矫:形容枝干弯曲而有力。
陈隋:指历史上的陈朝和隋朝。
三十六中居上策:暗指高明的策略或计谋。
结绮迷仙处:形容景色优美如仙境。
车书:古代指交通和文化交流。
培根:比喻事物的基础。
曾高:可能是人名,也指曾有过高人指点。
依然:依旧,保持原样。
桃叶桃根:借代长寿。
澹泊:清静无欲。
复婴儿:回归纯真如婴儿。
童子药:可能象征着恢复青春的药物或哲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风中摇摆的树木旁,独立而立,不需要儿孙扶持,形象地展现了他的坚韧不拔和独立自主。六朝时期的战乱频仍,到了陈隋年间,社会动荡,人们寻求生存之道。这位老者似乎找到了逃离世俗纷争的一种策略,在生活中选择了一种超脱的态度。

诗中的“临春结绮迷仙处”描写了一个远离尘世、接近自然和神秘境界的地方,仿佛是晋王用陈船渡过难关的隐喻。车书从此稍通津,表明虽然道路艰难,但仍有可能找到出路。

百年的时光流逝,如同重复着曾经高传的故事,儿孙们成长为父祖,而老者依然如故,岁月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桃叶桃根虽会零落,但是这位老者却能够保持长久的宁静和淡泊。

最后一句“老人果解复婴儿,分我一丸童子药”表达了老者对年轻时期纯真无邪状态的向往之情,以及他愿意分享这种永恒青春的秘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命历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长生不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会蠡亭(其二)

昔人寄赏事何如,远借高名信有无。

试使当时未身遇,不知谁解别贤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范子济双头芍药

烟粘草露珠结窼,淮上人疑春未多。

扬州东部纷芍药,已与天地分中和。

双苞一色生同蒂,不是花妖是和气。

恩沾雨露力偏饶,来向人间自应贵。

栏边鼓彻无奈何,欲留白日谁挥戈。

练缃聊记旧容质,犹得胜士长吟哦。

八姨不列真妃上,大姨稳作昭仪样。

无双颜貌却成双,背立无言似惆怅。

淮南通守别花眼,曾向花前倾玉盏。

左看右看俱可人,欲选娇娘倩谁柬。

形式: 古风

题徐明叔海舟横笛图

莫爱一掬水,海阔观狂澜。

莫爱手中月,空明海上山。

人生适意贵如此,前度徐郎在千里。

喷云裂石天宇高,夜寒水冷鱼龙起。

世间俗客贪昏睡,波涛不识神灵意。

更令叠奏数曲终,鲸山会作玻璃翠。

画工妙手今无几,可惜徐卿今老矣。

醉中睡起百忧宽,与君一笑西风里。

形式: 古风

题演法观

国虽褊小亦封除,疏奉仙灵意气馀。

犹有黄冠说前日,开元曾是下天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