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功名多跋涉,贫贱得安閒。
坐石听流水,开楼见远山。
报衙蜂澒洞,悦景鸟绵蛮。
更爱斜阳外,游云作阵还。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次韵答樊山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功名与贫贱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首句“功名多跋涉”揭示了诗人对于追求功名的艰辛和劳顿,暗示了人生的不易。然而,接下来的“贫贱得安閒”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闲适的向往,反映出他对富贵名利的淡泊。
“坐石听流水,开楼见远山”描绘了诗人享受宁静时光的画面,他静静地坐在石头上,聆听潺潺流水,打开窗户欣赏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流露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报衙蜂澒洞,悦景鸟绵蛮”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蜜蜂忙碌地采蜜,鸟儿欢快地鸣叫,这些都让诗人感到愉悦,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最后两句“更爱斜阳外,游云作阵还”以夕阳和游云为背景,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同时也寓含着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给人以悠然自得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的心境,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反思。
不详
山川今古在,伯业已寥寥。
野雾迷花径,秋烟隔市桥。
溪深新涨雨,江浊暗生潮。
自喜兹行好,翩翩远市嚣。
市廛余热恼,岩壑足清凉。
水静鱼儿乐,风微桂子香。
异邦人苦雨,故国雁啼霜。秋晚何多事?
吟诗送客忙。
永嘉城郭如斗样,魁峰兰若倚青霄。
江空月色上楼白,风挟海声连地摇。
高僧居此兴不浅,閒客登临思亦饶。
我欲与君飞舞去,更呼仙子共吹箫。
青山隐隐带江流,江上轩窗面面幽。
来客不辞三径雨,乘凉常得四时秋。
青天影动朝阳凤,落月光移隔水楼。
夜半梦回环佩响,却疑歌吹在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