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生刍一束

比玉人应重,为刍物自轻。

向风倾弱叶,裛露示纤茎。

茜练宜春景,芊绵对雨情。每惭蘋藻用,多谢?兰荣。

孺子才虽远,公孙策未行。

咨询如不弃,终冀及微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中,诗人对自然界微小生命的感慨与赞美。诗中的“比玉人”指的是细腻如玉的人物,此处借以形容生刍(一种草本植物)的纤细与珍贵。接着,“为刍物自轻”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微小生命的同情和珍视,他们在春风中摇曳,显得如此脆弱。

“向风倾弱叶,裛露示纤茎”,则是对这种植物生长状态的细腻描写,它们在春风中轻轻摇摆,露珠挂于其上,如同展示它们的细嫩茎秧。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美丽与脆弱。

“茜练宜春景,芊绵对雨情”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植物在春天的适宜和在雨中的情态。这里,“茜练”指的是草类植物,这些植物在春季生长得最为茂盛,而“芊绵对雨情”,则是说它们在雨水滋润中显现出一种柔美的情怀。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每惭蘋藻用,多谢?兰荣”。“惭”意为羞愧或自责,诗人因自己曾经忽略这些细小生命而感到惭愧,而“谢?兰荣”则是对那些不起眼的植物生长得如此繁荣的赞美。

最后,“孺子才虽远,公孙策未行。咨询如不弃,终冀及微生。”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希望,即使自己的才能尚未成熟(“孺子才”),也像古代名将公孙策一样有待展现(“公孙策未行”)。即便如此,只要有人咨询或关注(“如不弃”),就终究期望能给予那些微小生命以生长的机会(“及微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小生命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每一份美好与脆弱的珍视和感激,以及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情怀。

收录诗词(1)

于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莺

玉绳河汉晓纵横,万籁潜收莺独鸣。

能将百啭清心骨,宁止闲窗梦不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忆舍弟

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

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

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

不怨别天长,但愿见尔身。

茫茫天地间,万类各有亲。

安知汝与我,乖隔同胡秦。

何时对形影,愤懑当共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野外行

老病无乐事,岁秋悲更长。

穷郊日萧索,生意已苍黄。

小弟发亦白,两男俱不强。

有才且未达,况我非贤良。

幸以朽钝姿,野外老风霜。

寒鸦噪晚景,乔木思故乡。

魏人宅蓬池,结网伫鳣鲂。

水清鱼不来,岁暮空徬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