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隔竹每呼皆得应,二心亲熟更如何。
文章锻鍊犹相似,年齿参差不校多。
雨后卷帘看越岭,更深欹枕听湖波。
朝昏幸得同醒醉,遮莫光阴自下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名为《赠邻居袁明府》。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邻居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以及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
首句“隔竹每呼皆得应”表达了诗人与邻居之间的心灵相通,隔着竹帷,每一次呼唤都能得到对方的回响。这不仅形象地描述了两人的关系,也传达了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
接着,“二心亲熟更如何”进一步强调了这份情谊,它如同两颗相互靠近的心,彼此之间的亲密无以复加。这种亲密关系,就像是文章中锻炼过的词句一样,每一次阅读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深意。
“雨后卷帘看越岭”描绘了一幅雨后天晴的景象,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美景中寻找灵感和内心的宁静。越岭,这里被用来形容远方的山脉,或许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地方。
“更深欹枕听湖波”则是一个更加私密的场景,诗人在安静的夜晚,更深地依靠着枕头,聆听着湖面的波涛声。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调,也反映出他对自然声音的欣赏和享受。
最后,“朝昏幸得同醒醉,遮莫光阴自下坡”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谊的庆幸。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当诗人与邻居一起从醉酒中清醒过来时,那份喜悦和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而“遮莫光阴自下坡”则像是对这份美好的生活状态的一种祝愿,希望这样的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与邻居之间深厚的情谊,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几生馀习在,时复作微吟。
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
入山成白首,学道是初心。
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
一石雄才独占难,应分二斗借人寰。
澄心不出风骚外,落笔全归教化间。
莲幕未来须更聘,桂枝才去即先攀。
可怜丽句能飞动,荀宋精灵亦厚颜。
溪势盘回绕郡流,饶阳春色满溪楼。
岂唯啼鸟催人醉,更有繁花笑客愁。
蹇拙命中迷直道,仁慈风里驻扁舟。
膺门若感深恩去,终杀微躯未足酬。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
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
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