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兴四首.招太灵

招太灵兮山之巅,山屹?兮水沦涟。

祠之襰兮眇何年,木修修兮草鲜鲜。

嗟魑魅兮淫厉,自古昔兮崇祭。

禧太灵兮端清,予愿致夫精诚。

久惄兮㤝㤝,招捃?兮呼风。

风之声兮起飔飔,吹玄云兮散而浮。

望太灵兮俨而安,澹油溶兮都清闲。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高山之巅召唤太灵,山巍峨兮水面荡漾涟漪。
祭祀的盛况已历多少年,树木挺拔兮绿草如茵鲜美无比。
唉,魑魅魍魉作恶多端,自古以来人们就崇尚祭祀以求安宁。
尊崇太灵兮纯洁高尚,我愿献上我的虔诚之心。
心中长久忧伤兮期盼不已,呼唤神灵兮祈求风雨。
风声起兮轻轻吹拂,驱散乌云兮使之飘浮。
仰望太灵兮庄严宁静,淡然祥和兮一片清闲之气。

注释

招:召唤。
太灵:指山川之神或高洁之灵。
山之巅:山顶。
屹:稳固地站立。
水沦涟:水波荡漾的样子。
祠:祭祀。
襰:盛大、隆重。
眇何年:历经多少年。
修修:形容树木高而直。
鲜鲜:新鲜、茂盛。
嗟:叹息声,表示感慨。
魑魅:山林中的妖怪,泛指邪恶之物。
淫厉:肆虐、凶猛。
崇祭:重视祭祀。
禧:喜悦,这里指对太灵的敬仰之情。
端清:端正清高。
精诚:真诚的心意。
久惄:长期忧伤。
㤝㤝:心神不定的样子,此处形容期盼的心情。
捃:搜集,此处理解为祈求。
呼风:呼唤风雨,比喻祈求神灵的帮助。
飔飔:风声。
玄云:黑云,暗指不祥之气。
散而浮:散开并飘走。
俨而安:庄严而宁静。
澹油溶:形容水面平静如油般光滑。
都清闲:一片清静悠闲的景象。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神话色彩和祭祀气氛的诗歌。诗人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场在山巅举行的招魂仪式。开篇“招太灵兮山之巅”即设定了一个崇高而神秘的空间背景,随后的“山屹?兮水沦涟”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动荡而又庄严的氛围。

诗中“祠之襰兮眇何年”一句,透露出祭祀活动的古老与悠久,而“木修修兮草鲜鲜”则表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发的情景,这些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既庄重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嗟魑魅兮淫厉,自古昔兮崇祭”两句中,诗人通过对邪恶鬼灵的描写,以及对古代祭祀传统的赞颂,强化了仪式的神圣感和历史感。

而后半部分“禧太灵兮端清,予愿致夫精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招魂仪式的虔敬态度以及个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紧接着的“久惄兮㤝㤝,招捃?兮呼风”两句,则通过对长时间等待和召唤风雨的声音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期待。

最后,“风之声兮起飔飔,吹玄云兮散而浮。望太灵兮俨而安,澹油溶兮都清闲”几句,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对自然界和神灵的敬畏达到了顶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平静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巅招魂仪式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00)

元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文学家。聱叟。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 字:次山
  • 号:漫叟
  • 籍贯:河南鲁山
  • 生卒年:719~772年

相关古诗词

漫问相里黄州

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

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

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

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

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

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

漫问轩裳客,何如耕钓翁。

形式: 古风

漫酬贾沔州

往年壮心在,尝欲济时难。

奉诏举州兵,令得诛暴叛。

上将屡颠覆,偏师尝救乱。

未曾弛戈甲,终日领簿案。

出入四五年,忧劳忘昏旦。

无谋静凶丑,自觉愚且愞。

岂欲皂枥中,争食麧与藖。

去年辞职事,所惧贻忧患。

天子许安亲,官又得闲散。

自家樊水上,性情尤荒慢。

云山与水木,似不憎吾漫。

以兹忘时世,日益无畏惮。

漫醉人不嗔,漫眠人不唤。

漫游无远近,漫乐无早晏。

漫中漫亦忘,名利谁能算。

闻君劝我意,为君一长叹。

人谁年八十,我已过其半。

家中孤弱子,长子未及冠。

且为儿童主,种药老溪涧。

形式: 古风

漫歌八曲(其三)大回中

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

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

回中鱼好游,回中多钓舟。

漫欲作渔人,终焉无所求。

形式: 古风

漫歌八曲(其四)小回中

丛石横大江,人言是钓台。

水石相冲激,此中为小回。

回中浪不恶,复在武昌郭。

来客去客船,皆向此中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