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古别离

双剑欲别风凄然,雌沈水底雄上天。

江回汉转两不见,云交雨合知何年。

古来万事皆由命,何用临岐苦涕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杂曲歌辞·古别离》,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哲学思考的作品。诗中的意象丰富,笔法细腻,抒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无奈的宿命感受。

“双剑欲别风凄然”一句,以剑比喻友情或爱情,将要分离的那份凄凉之情形象化。"雌沈水底雄上天"则描绘了一种坚韧不拔、力争上游的情怀,雌沈意味着沉潜,显示了内在的力量和对未来不懈追求的态度。

“江回汉转两不见”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表达了时光易逝,人事难料的无常感。"云交雨合知何年"则是借助天气的变化,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最后两句“古来万事皆由命,何用临岐苦涕涟”表达了诗人对于宿命论的认同,以及面对离别时那种无力改变的悲哀。"临岐"意指到头发白的时候,而"苦涕涟"则是形容极度的痛苦和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爱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宿命论的思考。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

君不见上宫警夜营八屯,鼕鼕街鼓朝朱轩。

玉阶霜仗拥未合,少年排入铜龙门。

暗闻弦管九天上,宫漏沈沈清吹繁。

平明走马绝驰道,呼鹰挟弹通缭垣。

玉笼金锁养黄口,探雏取卵伴王孙。

分曹陆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

巧为柔媚学优孟,儒衣嬉戏冠沐猿。

晚来香街经柳市,行过倡舍宿桃根。

相逢杯酒一言失,回朱点白闻至尊。

金张许史伺颜色,王侯将相莫敢论。

岂知人事无定势,朝欢暮戚如掌翻。

椒房宠移子爱夺,一夕秋风生戾园。

徒用黄金将买赋,宁知白玉暗成痕。

持杯收水水已覆,徙薪避火火更燔。

欲求四老张丞相,南山如天不可上。

形式: 乐府曲辞

华山南庙

阴山临古道,古庙闭山碧。

落日春草中,搴芳荐瑶席。

明灵达精意,髣髴如不隔。

岩雨神降时,回飙入松柏。

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

自古害忠良,神其辅宗祏。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

苍崖抱寒泉,沦照洞金碧。

潜鳞孕明晦,山灵閟幽赜。

前峰何其诡,万变穷日夕。

松老风易悲,山秋云更白。

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雾隔。

美质简琼瑶,英声铿金石。

烦君竟相问,问我此何适。

我因赞时理,书寄西飞翮。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

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

高网弥八纮,皇图明四辟。

群材既兼畅,顾我在草泽。

贵无身外名,贱有区中役。

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

人生已如寄,在寄复为客。

旧国不得归,风尘满阡陌。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杂曲

妾本蚕家女,不识贵门仪。

藁砧持玉斧,交结五陵儿。

十日或一见,九日在路岐。

人生此夫婿,富贵欲何为。

杨柳徒可折,南山不可移。

妇人贵结发,宁有再嫁资。

嫁女莫望高,女心愿所宜。

宁从贱相守,不愿贵相离。

蓝叶郁重重,蓝花若榴色。

少妇归少年,华光自相得。

谁言配君子,以奉百年身。

有义即夫婿,无义还他人。

爱如寒炉火,弃若秋风扇。

山岳起面前,相看不相见。

丈夫非小儿,何用强相知。

不见朝生菌,易成还易衰。

征客欲临路,居人还出门。

北风河梁上,四野愁云繁。

岂不恋我家,夫婿多感恩。

前程有日月,勋绩在河源。

少妇马前立,请君听一言。

春至草亦生,谁能无别情。

殷勤展心素,见新莫忘故。

遥望孟门山,殷勤报君子。

既为随阳雁,勿学西流水。

尝闻生别离,悲莫悲于此。

同器不同荣,堂下即千里。

与君贫贱交,何异萍上水。

托身天使然,同生复同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