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客解梁有诗云中条山下读周易定是前身关子明是时频与张芸叟侍郎通书亦尝寄此诗呈视今再过此郡遇芸叟之客王六东起感怀而作

坂路十年尘坱身,不知何事往来频。

敢言上国非吾土,自许中条是故人。

志在韦编徒寡与,人亡陆海漫多珍。

龙门有客暂相值,颇话年来亦苦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十年来我在这崎岖的路上奔波,身心都被尘土淹没,不知道为何频繁地来往。
我怎么敢说京城不是我的故乡,只觉得中条山是我的老朋友。
一心追求学问却少有人理解,身边的人离去,留下的是满目珍宝却无人欣赏。
龙门之畔偶遇故友,我们聊起近年来的艰辛困苦。

注释

坂路:崎岖的道路。
十年:多年。
尘坱身:身心被尘土淹没。
往来:来往。
上国:京城。
吾土:我的故乡。
中条:中条山。
韦编:指勤奋读书,如《论语》编联竹简。
寡与:少有人理解。
陆海:比喻世间万物。
漫多珍:众多珍贵之物。
龙门: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名胜之地。
相值:相遇。
苦辛:艰辛困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感慨和对旧友的怀念。首句"坂路十年尘坱身"描绘了诗人十年间在艰难道路中奔波,身心疲惫的境况。"不知何事往来频"则流露出对频繁往来的不解和疑惑。

颔联"敢言上国非吾土,自许中条是故人"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繁华京都,但内心深处更怀念的是中条山下的故人和那份归属感。"韦编"出自《论语》,此处借指勤奋读书,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志向却少有知音。"人亡陆海漫多珍"则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怀念,以及世事变迁中物换星移的感慨。

尾联"龙门有客暂相值,颇话年来亦苦辛"写诗人此次偶然遇见老友王六东,两人交谈中分享了各自近年来的艰辛经历,勾起了诗人深深的共鸣和怀旧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个人经历和对故人的追忆,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南充大兄尝梦见予作诗见寄次韵和呈

仙山能梦我,书帙正思君。

一德谁荣滞,群儿谩戚欣。

过秦何必论,喻蜀却须文。

未落丰碑笔,唯贪辨惑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哀韩君表无文编

少师名德振鹓鸾,孙子何为短羽翰。

不使功名藏竹简,宜留文字后人看。

六丁取去嗟韩第,七子亡来恨建安。

赖有上公曾塔葬,多情无用涕汍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复用前韵即事奉寄

南充有狂女,何以号仙君。

不食喧愚嗜,忘言耸世欣。

我常饥亦健,公更默能文。

鹤驾如相招,应须即日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幽斋

幽斋无客自焚香,古像谁知静放光。

秋色深来人寂寞,雁声断处月荒凉。

病躯如似小损可,贼势流传大獗张。

可笑韩公忧有分,人言忧责属岩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