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县修路者

畚筑今三岁,康庄始一修。

何言野人意,能助令君忧。

勠力非无补,论心岂有求。

十年空志食,因汝起予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三年来我们辛勤劳作,平整道路刚刚开始。
没想到乡野之人的心意,也能帮助你分担忧虑。
我们的努力并非无益,但谈不上有所求。
十年来空有壮志,如今因你而感到羞愧。

注释

畚筑:用箕畚等工具填土筑路。
康庄:宽阔平坦的大道。
野人:乡野之人,谦称自己。
令君:对县令的尊称。
勠力:合力,共同出力。
论心:谈论心意,指互相理解。
空志食:空有壮志,无所事事。
起予羞:使我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于乡村道路的修筑和对农民劳动的认同。"畚筑今三岁,康庄始一修"表明道路已经修建三年,而田园生活才开始得到改善。这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土地丰饶、人民安居的期盼。

"何言野人意,能助令君忧"透露出诗人对农民心声的理解和尊重,他们的辛勤劳作是为了减轻统治者的忧虑。这里的"君"字可能指代国家或统治者,而"野人"则代表广大农民。

"勠力非无补,论心岂有求"强调了农民的辛勤工作并非徒劳,他们的心意是纯洁的,没有私欲。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赞美了农民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品格。

最后两句"十年空志食,因汝起予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十年的虚度岁月感到愧疚,因为看到农民的辛勤劳作,他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与他们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里的"汝"指代那些辛勤工作的人们,而"予"则是诗人的自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农业和农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责任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个人生命价值实现的追求。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筹思亭

昔人何计亦何思,许国忧民适此时。

寓兴中园为远趣,托名华榜有新诗。

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渌水池。

坐听楚谣知岁美,想衔杯酒问花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蒙城清燕堂

清燕新碑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

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

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

飘然一往何时得,俛仰尘沙欲作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酬王太祝

一马常随世事驰,岂论江徼与河湄。

已成白发潘常侍,更似青衫杜拾遗。

勋业傥来知有命,文章聊欲见无期。

喜君材俊能从我,力学何妨和子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冲卿见别

同官同齿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

两地尘沙今龃龉,二年风月共婆娑。

朝伦孰与君材似,使指将如我病何。

升黜会应从此异,愿偷闲暇数经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