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彊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频繁、民生凋敝的画面。"传闻一战百神愁"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普遍忧虑和恐慌,"两岸彊兵过未休"则显示出战争的持续性和残酷性。"谁道沧江总无事"这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明曾经平静的沧江也无法幸免于战乱,"近来长共血争流"则直接描绘了战场上的血腥与混乱。
诗人通过对比沧江往日的平和与现时的战火,把握了历史变迁和战争苦难的主题,同时也隐含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语言简洁有力,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历史洞察。
不详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
白云逸性都无定,才出双峰爱五峰。
寂寂阴溪水漱苔,尘中将得苦吟来。
东峰道士如相问,县令而今不姓梅。
出山不得意,谒帝值戈鋋。
岂料为文日,翻成用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