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仕途坎坷的士人在官场上的辛酸与无奈。开篇“纷纷墨敕除官日,处处红旗打贼时”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现了朝廷频繁下达的诏书和官员被免职的情形,同时国家也在不断地进行镇压反叛乱的动作,从而暗示政治环境的复杂多变。
接着,“竿底得璜犹未用,梦中吞鸟拟何为”两句,则透露出诗人个人得意之物——象征功名与荣誉的“璜”,尚未得到施展的机会,而在梦中吞噬飞鸟,更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从追求的哀愁。
“损生莫若攀丹桂,免俗无过咏紫芝”两句,诗人将攀援仙桂比喻为仕途之路,认为这条道路虽然艰辛,但能使人超脱世俗。同时,“咏紫芝”则是指吟咏仙草,以此自我安慰,表达了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最后,“两岸芦花一江水,依前且把钓鱼丝”两句,诗人以闲适的意境结束全诗。江边芦花、流水,与之相伴的是诗人的钓鱼生活,这种平和宁静的景象与开头的官场风波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士人的个体经历,折射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的时代背景,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于功名与自由、精神寄托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