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投荆公

又还垂翅下烟霄,归指临川去路遥。

二亩荒田须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落第士子在仕途受挫后的心境与抉择。诗中以“垂翅”这一形象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失落、疲惫的状态,仿佛翅膀垂下的鸟儿,无力再展翅高飞,只能暂时栖息于烟云缭绕的天空之下。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官场竞争残酷性的反思。

“归指临川去路遥”,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他似乎在思考着回归故乡或寻求其他出路的道路,但这条道路看起来漫长而遥远,充满了未知的挑战。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助。

“二亩荒田须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则揭示了主人公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现实考量。为了生计,他不得不考虑变卖仅有的土地,以换取资金来应对即将到来的青苗税。这一细节不仅凸显了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对个体命运的影响。通过这一行为,诗人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背景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现实洞察,展现了宋代文人在科举失利后的复杂心理状态和社会生存的艰难。它不仅仅是一首个人哀歌,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收录诗词(1)

饶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岑崎山

小洞隐遥岑,松萝翠复阴。

游人曾到不,方信白云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颂(其一)

密坐研穷省细微,到头须是自忘机。

应无祖佛能超越,岂有冤亲更顺违。

历历孤明犹认影,巍巍独步尚披衣。

翻嗟会得昭灵者,也道寻师得旨归。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颂(其二)

个中端的有谁知,知者归来到者稀。

即见即闻还错会,离声离色转乖违。

山青水绿明玄旨,鹤唳猿啼显妙机。

有意觅渠终不遇,无心到处尽逢伊。

形式: 偈颂

游石所题于轩壁

酒吸阳春入肺肠,茶罢清风生肘腋。

安知石所洞中人,不是武陵溪上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