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怀古四首(其三)

青山何日不堪游,古树藤萝夏更幽。

十老吟空千古胜,二泉声彻万缘收。

名园在在开金谷,胜迹寥寥成土丘。

独有骚人题咏处,令人惆怅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惠山的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淡淡的哀愁。首句“青山何日不堪游”,以青山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接着,“古树藤萝夏更幽”一句,通过描绘夏日里古树与藤萝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十老吟空千古胜”一句,将目光转向历史,通过“十老”的形象,象征着古代的智慧与风华,他们的吟唱虽已远去,但留下的却是千古不朽的胜景。这不仅赞美了古代文化的辉煌,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二泉声彻万缘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泉水潺潺,似乎洗涤了一切尘世的烦恼,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沉淀与静默。泉水的声音,如同历史的回响,穿越时空,触动人心。

“名园在在开金谷,胜迹寥寥成土丘”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赞美了昔日繁华的园林与胜迹,另一方面又感叹它们如今的荒凉与衰败,体现了对过往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最后,“独有骚人题咏处,令人惆怅不胜愁”点明了诗人自己的情感状态,面对这些历史遗迹,他只能通过题咏来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惆怅,这种无法言说的愁绪,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哀愁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惠山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时间、历史、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历史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对逝去的哀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6)

秦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惠山怀古四首(其四)

乾坤一梦有时尽,身世蜉蝣能几何。

毋论尚书空点易,谁怜丞相旧书坡。

俄惊白发朝来见,顿觉雄心岁渐磨。

何日得抛无尽藏,听松庵址结吟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惠山怀古

历山旧院绝尘埃,避暑寻幽偶一来。

曲水已非留客地,疏泉犹绕读书台。

石床剥落难寻桧,冰洞清凉半是苔。

满眼不胜今昔感,品茶且自酌琼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雨花台

袖拂青霞一上台,金陵王气自东来。

天边细雨空花落,江口浮云叠嶂回。

石卧荒亭苍藓地,酒倾仙梵白莲杯。

千秋龙虎相蟠踞,大抵宏图自圣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华藏寺

客行秋山初,遥向丛林驻。

群峰一雨凉,殿角归云度。

周览惬余游,庶与道者遇。

诸象吐毫光,林籁生巾履。

老僧持贝多,字字声缘悟。

松门太湖开,万顷晴波注。

凫翳点烟青,世界恒沙聚。

何为般若舟,念此招提路。

空岩涤禅心,幽坂杂花布。

言归迷下方,斜晖挂祇树。

山僧静修地,僻在南山岑。

细餐伊蒲塞,洗钵寒涧浔。

藏经一万卷,闻见皆忘心。

时扫石龛卧,袈裟挂藤阴。

嗟余慕方外,虑为尘俗侵。

秋风生虚壑,落日钟磬深。

花散灵岩雨,僧唱梵天音。

何当参慧业,顷刻消烦襟。

从来支公辈,元度得追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