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寄王道粹学士

已具扁舟访使君,忽逢春雨起淮濆。

花寒蛱蝶犹相守,水冷鸳鸯不暂分。

况约他时来寄迹,何须今日去论文。

解装无复山阴兴,且对荆钗与布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已经准备好小船去拜访使君,忽然遇到春雨从淮河源头涌起。
尽管花朵在寒雨中显得凄凉,蝴蝶仍然坚守陪伴;水面虽然寒冷,鸳鸯也不愿短暂分离。
况且我们约定将来再相聚,何必急于今天就讨论文章呢。
卸下旅途装备,失去了山阴(浙江绍兴)饮酒作诗的兴致,暂且面对荆钗布裙的朴素生活。

注释

已具:已经准备。
扁舟:小船。
访使君:拜访官员。
忽逢:忽然遇到。
春雨:春季雨水。
淮濆:淮河源头。
花寒:花朵在寒雨中。
蛱蝶:蝴蝶。
犹相守:仍然坚守陪伴。
水冷:水面寒冷。
鸳鸯:鸳鸯鸟。
暂分:短暂分离。
况约:况且约定。
他时:将来。
寄迹:相聚。
论文:讨论文章。
解装:卸下装备。
无复:不再有。
山阴兴:山阴饮酒作诗的兴致。
荆钗:荆钗(朴素的发饰)。
布裙:布裙(朴素的服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代书寄王道粹学士》。诗中,诗人以访友为背景,描绘了春雨中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首句“已具扁舟访使君”表达了诗人准备乘舟前去拜访朋友的期待。然而,第二句“忽逢春雨起淮濆”却暗示了行程受阻,春雨增添了旅途的艰难。

接下来,“花寒蛱蝶犹相守,水冷鸳鸯不暂分”通过描绘蝴蝶在寒冷中仍紧守花朵,鸳鸯在冷水中也不愿分离的情景,寓言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守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诗人感慨,“况约他时来寄迹”,表示他们还有未来相聚的约定,今日的困境并不妨碍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解装无复山阴兴,且对荆钗与布裙”则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欣赏,即使身处困境,也愿意放下文人雅兴,享受平凡生活的简单快乐。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态度的淡然。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冬至日得师厚宋次道中道书

水国欲为雪,野冰将合河。

人同一阳至,泪向八行多。

朋意今犹在,年华怅似过。

看看四十九,应笑此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省有日书事和永叔

辞家綵胜人为日,归路梨花雨合晴。

庭下鞦韆应未拆,笼中鹦鹉即闻声。

千门走马将看榜,广市吹箫尚卖饧。

已是琼林芳卉晚,不须游处避门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发匀陵

秋雨密无迹,濛濛在一川。

孤村望渐远,去鸟飞已先。

向晚云漏日,微光人倚船。

安知偶自适,落岸逢沙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古剑篇送蔡君谟自谏省出守福唐

生铜夜夜鸣,剉铁未尝缺。

主人久提携,何事赠离别。

借问岂酬恩,请看镡上血。

休惭补履功,出处异施设。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