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

鸿雁从风飞,气力亦自爱。

所忧霜雪寒,艰难来入塞。

如何纥干山,群雀啾啾在。

高秋八九月,冻死乃无悔。

物性苟知时,哲人生感慨。

不见山梁雉,三嗅入茫昧。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鉴赏

这首诗《鸿雁》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创作。诗中以鸿雁为载体,描绘了它们在秋季迁徙途中所面临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挑战,同时也借物喻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和生存智慧的深刻思考。

首句“鸿雁从风飞,气力亦自爱”,开篇即点明鸿雁随风而行,展现了它们迁徙时的自由与力量之美。接着,“所忧霜雪寒,艰难来入塞”两句,揭示了鸿雁迁徙途中的困难与挑战,尤其是严寒的威胁,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残酷与生命的坚韧。

“如何纥干山,群雀啾啾在”一句,通过对比鸿雁与山间群雀的不同境遇,进一步强调了鸿雁面对逆境时的勇气与决心。“高秋八九月,冻死乃无悔”则直接表达了鸿雁即使面临死亡的风险,也无怨无悔,展现出其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与坚守。

最后,“物性苟知时,哲人生感慨”两句,将鸿雁的行为上升到哲学层面,指出万物皆有其生存之道,适时而动,是智慧所在。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不见山梁雉,三嗅入茫昧”以山梁雉的无知与迷茫,反衬出鸿雁的智慧与决断,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鸿雁迁徙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更蕴含了深刻的生存哲学与人生智慧,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寄四会李子

念子离根蓬,随风去何之。

少年好驰侠,意气为雄儿。

持忧催白发,我年已崦嵫。

玉沥与金华,成仙不可期。

聊为亡命人,隐忍居下邳。

事败死无名,空令骨肉糜。

吾子弃其觚,立功思边陲。

英雄苟有具,富贵宁无期。

穹庐多秘馆,中有琵琶姬。

射猎得猪鹿,相与聊娱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铁桥道人(其一)

十二慕信陵,十三师抱朴。

十五精骑射,功名志沙漠。

袖中发强矢,纷如飞雨雹。

章句耻不为,孙吴时间学。

蹉跎遂暮年,丧乱成萧索。

洗心向林泉,所望惟鸾鹤。

瀑水与萝花,飘飘梦中落。

形式: 古风

送铁桥道人(其二)

相逢少林僧,剑法将传子。

绕身若电光,声如风雨至。

良马名铜龙,雄鸡悍无比。

慷慨少年场,报仇兼雪耻。

丈夫苟能军,市人亦可使。

何听命于人,自损英雄志。

形式: 古风

送铁桥道人(其三)

立功良有命,英雄思战殁。

可惜沙场中,少君一白骨。

神仙学未成,见道苦超忽。

努力去云雾,天光自开发。

归去养生人,聪明毋自伐。

朝气若流泉,暮心如海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