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元鲁山(其四)

贤人多自霾,道理与俗乖。

细功不敢言,远韵方始谐。

万物饱为饱,万人怀为怀。

一声苟失所,众憾来相排。

所以元鲁山,饥衰难与偕。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翻译

贤德之人常被尘世遮蔽,他们的理念与世俗格格不入。
他们不愿轻易谈论琐碎之事,只有深远的和谐才能共鸣。
世间万物满足即满足,万民之心所向即所向。
一旦声音偏离了其应有的定位,众人的不满就会涌来对抗。
因此,像元鲁山这样的圣贤,在饥饿和衰老中难以找到共鸣。

注释

霾:遮蔽,比喻被世俗所掩盖。
乖:不合,不协调。
细功:琐碎的事务。
远韵:深远的和谐。
饱为饱:满足于满足。
万人怀为怀:大众的心意就是心意。
苟失所:偏离应有的位置。
众憾:众人的不满。
元鲁山:虚构的人物,象征圣贤。
饥衰:饥饿和衰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吊元鲁山(其四)》,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世事的洞察。

开篇“贤人多自霾,道理与俗乖”表达了贤能之士常被尘世遮蔽,他们所秉持的道理往往与世俗的偏见背离。接下来的“细功不敢言,远韵方始谐”则显示出诗人对微妙功夫的慎重态度,以及他在表达深远意境时的谨慎和婉约。

中间两句“万物饱为饱,万人怀为怀”,描绘了一个充满同情与包容的世界景象。万物都在其自然状态中得到满足,人们也各自怀抱着自己的所思所感。

然而紧接着的是对失误后果的深刻认识:“一声苟失所,众憾来相排。”这表明了任何不慎之举,都可能招致广泛的责难和攻击。

最后,“所以元鲁山,饥衰难与偕”则是诗人对逝去贤者元鲁山的怀念。元鲁山作为一个象征,在这里意味着高洁和孤独,即使在困顿和衰败中,也难以找到同行者。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道理、满足与责难,以及孤独与怀念,展现了孟郊深邃的思想和他那特有的抒情风格。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吊元鲁山(其五)

远阶无近级,造次不可升。

贤人洁肠胃,寒日空澄凝。

血誓竟讹谬,膏明易煎蒸。

以之驱鲁山,疏迹去莫乘。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吊元鲁山(其六)

言从鲁山宦,尽化尧时心。

豺狼耻狂噬,齿牙闭霜金。

竞来辟田土,相与耕嵚岑。

当宵无关锁,竟岁饶歌吟。

善教复天术,美词非俗箴。

精微自然事,视听不可寻。

因书鲁山绩,庶合箫韶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吊元鲁山(其七)

箫韶太平乐,鲁山不虚作。

千古若有知,百年幸如昨。

谁能嗣教化,以此洗浮薄。

君臣贵深遇,天地有灵橐。

力运既艰难,德符方合漠。

名位苟虚旷,声明自销铄。

礼法虽相救,贞浓易糟粕。

哀哀元鲁山,毕竟谁能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吊元鲁山(其八)

当今富教化,元后得贤相。

冰心镜衰古,霜议清遐障。

幽埋尽洸洗,滞旅免流浪。

唯馀鲁山名,未获旌廉让。

二三贞苦士,刷视耸危望。

发秋青山夜,目断丹阙亮。

诱类幸从兹,嘉招固非妄。

小生奏狂狷,感惕增万状。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