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献三川守刘公(其二)

半年三度转蓬居,锦帐心阑羡隼旟。

老去自惊秦塞雁,病来先忆楚江鱼。

长闻季氏千金诺,更望刘公一纸书。

春雪未晴春酒贵,莫教愁杀马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半年之内三次迁徙居所,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心里羡慕着那有如鹰隼旗帜下的稳定生活。
年岁渐长,我像秦塞的大雁般为自己的漂泊而惊讶;生病时,首先想起的是楚江边的家乡和那里的鱼。
常听人说起季布一诺千金的信誉,如今我更加盼望能收到刘公那样一封充满关怀的信。
春日的雪还未放晴,春酒变得珍贵,别让这愁绪愁坏了像马相如一样的才子。

注释

半年:六个月的时间。
三度:三次。
转蓬居:比喻频繁迁移,没有固定居所。
锦帐:华美的帐幕,这里代指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
心阑:心中感到疲倦、厌倦。
隼旟:鹰隼和画有鹰隼的旗帜,象征权势或安定的生活。
老去:年岁渐增,变老。
自惊:自己感到惊讶。
秦塞雁:来自秦地边塞的大雁,比喻漂泊在外的人。
病来:生病的时候。
先忆:首先回忆起。
楚江鱼:楚江中的鱼,代指家乡的食物和家乡。
长闻:经常听说。
季氏:季布,古代以信守承诺著称的人物。
千金诺:价值千金的承诺,形容极其守信。
更望:更加希望。
刘公:可能指历史上某位以书信关怀他人的人物,这里泛指能够给予帮助的人。
一纸书:一封信。
春雪:春季的雪。
未晴:还没有放晴。
春酒:春天酿造或饮用的酒。
贵:珍贵,也可能指价格因时节而上涨。
愁杀:使…愁苦至极。
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这里借指有才华但可能遭遇不幸的文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寄呈三川守刘公(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

"半年三度转蓬居,锦帐心阑羡隼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一年的时间里多次迁移居所,对美好的生活环境有着向往之情。"蓬居"指的是简陋的住所,而"锦帐"则是富贵的人家装饰,"心阑羡隼旟"形容诗人对那种高雅生活的向往。

"老去自惊秦塞雁,病来先忆楚江鱼。"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哀愁和怀念。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于边塞大雁的呼唤感到震惊,而在生病时,则会先想到遥远的楚江中的鱼。这里的"秦塞雁"和"楚江鱼"都是诗人情感寄托。

"长闻季氏千金诺,更望刘公一纸书。" 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信任和期待。"季氏千金诺"可能是指某种承诺或约定,而"刘公一纸书"则是诗人对刘公的渴望,希望得到他的消息。

"春雪未晴春酒贵,莫教愁杀马相如。" 最后两句则是在描绘一个特定的时节和情境。春天的雪尚未完全消融,而此时的美酒价格昂贵,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愁绪不断,如同古诗人马相如一样,无法释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情感以及友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寄题华严韦秀才院

三面楼台百丈峰,西岩高枕树重重。

晴攀翠竹题诗滑,秋摘黄花酿酒浓。

山殿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

今来故国遥相忆,月照千山半夜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寄题南山王隐居

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

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

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

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崇圣寺别杨至之

萧寺暂相逢,离忧满病容。

寒斋秋少燕,阴壁夜多蛩。

树暗水千里,山深云万重。

怀君在书信,莫过雁回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晚自东郭回留一二游侣

乡心迢遰宦情微,吏散寻幽竟落晖。

林下草腥巢鹭宿,洞前云湿雨龙归。

钟随野艇回孤棹,鼓绝山城掩半扉。

今夜西斋好风月,一瓢春酒莫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