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华严韦秀才院

三面楼台百丈峰,西岩高枕树重重。

晴攀翠竹题诗滑,秋摘黄花酿酒浓。

山殿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

今来故国遥相忆,月照千山半夜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楼台环绕着百丈高峰,西边山岩上树木层叠我高枕而卧。
晴天我攀爬着翠绿的竹子滑下滑题写诗句,秋天摘下黄色花朵酿造浓烈的酒。
夕阳西下,山寺喧闹着鸟雀的声音,石潭中水波荡漾,鱼儿龙儿嬉戏其中。
如今远离故乡,深深怀念,月光洒满千山,半夜里古钟声声回响。

注释

三面:指周围环境,形容楼台位置。
楼台:建在高处的亭台楼阁。
百丈峰:形容山峰非常高峻。
西岩:西方的山岩。
高枕:安心地躺着,比喻悠闲自得。
树重重:树木一层又一层,非常茂密。
晴攀:晴天时攀爬。
翠竹:绿色的竹子。
题诗滑:在滑滑的竹子上题写诗文,滑指竹子表面光滑。
秋摘:秋天采摘。
黄花:黄色的花,这里可能特指菊花。
酿酒浓:用来酿制的酒味道醇厚。
山殿:山中的寺庙殿堂。
日斜:太阳西下,傍晚时分。
喧鸟雀:鸟雀叫声嘈杂,形容生机勃勃。
石潭:岩石间的水潭。
波动:水波起伏。
戏鱼龙:鱼和传说中的龙在水中嬉戏,形容水生动植物的活跃。
今来:如今,现在。
故国:故乡,旧地。
遥相忆:远远地怀念,心中充满思念。
月照:月光照射。
千山:形容山多,泛指辽阔的山河。
半夜钟:半夜时分寺庙的钟声,常用来表达思乡或幽静的情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雄伟的山水景象和深沉的情感。开篇“三面楼台百丈峰,西岩高枕树重重”两句,以宏伟的建筑和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观展示了一个壮丽的场景。楼台与百丈之峰相呼应,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境界,而“西岩高枕树重重”则增添了一种幽深的氛围。

接着,“晴攀翠竹题诗滑,秋摘黄花酿酒浓”两句,诗人在晴朗的天气中攀援着翠绿的竹子写下了流畅的诗篇,而到了秋季,则采撷黄色的花朵酿造出浓郁的美酒。这不仅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与之之间的和谐共生。

“山殿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两句,则是诗人在山间的殿宇里感受到了日光斜射后四周充满了鸟鸣的声音,而石头边的小溪中水波荡漾,仿佛有鱼龙在嬉戏。这里通过对声音和动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最后,“今来故国遥相忆,月照千山半夜钟”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回到故乡后,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怀念。月光洒满千山,而夜晚的钟声似乎在诉说着这份难以平复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无限眷恋,以及在大自然中所获得的心灵慰藉。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寄题南山王隐居

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

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

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

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崇圣寺别杨至之

萧寺暂相逢,离忧满病容。

寒斋秋少燕,阴壁夜多蛩。

树暗水千里,山深云万重。

怀君在书信,莫过雁回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晚自东郭回留一二游侣

乡心迢遰宦情微,吏散寻幽竟落晖。

林下草腥巢鹭宿,洞前云湿雨龙归。

钟随野艇回孤棹,鼓绝山城掩半扉。

今夜西斋好风月,一瓢春酒莫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

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

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西下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