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南山王隐居

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

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

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

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最近遇到从商洛来的朋友,得知你住在南塘。
春天时草屋与水面齐平,柴门在夕阳下紧紧关闭。
跟着蜜蜂收取山野的蜂蜜,寻找麝香采集自然的芬芳。
更加怀念前年醉酒的时光,松花洒满了石床。

注释

近逢:最近遇到。
商洛客:来自商洛地区的人。
知尔:知道你。
南塘:南方的一个池塘或地名。
草阁:草屋。
平春水:与春季涨起的水面齐平。
柴门:简陋的木门,通常指乡村的门。
掩夕阳:被夕阳遮挡或映衬。
随蜂:跟随蜜蜂。
收野蜜:收集野外的蜂蜜。
寻麝:寻找麝香来源。
采生香:采集自然的香气原料。
更忆:更加回忆。
前年:去年的去年。
醉:醉酒的状态。
松花满石床:松树的花散落在石床上,形容自然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中的平静生活。"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表明诗人最近遇到了一个来自商洛的旅客,从而得知朋友居住在南塘。这两句开篇带出远方之人的消息,使读者产生遥远的意境,同时也为下文描写自然环境和隐士生活埋下了伏笔。

"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则具体描述了隐士居所的景象。"草阁"二字展现出一种简单而又亲近自然的建筑风格,而"平春水"则让人联想到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小溪流水,给人以宁静之感。"柴门掩夕阳"更增添了一份淡泊和隐逸的意味,那柴门随手关上的动作似乎在告诉我们,主人对于外界喧嚣的漠视。

接下来的两句"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则描绘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随蜂收野蜜"让人想象到诗中人物可能在森林里跟着勤劳的蜜蜂学习如何采集花蜜,而"寻麝采生香"则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利用,寻找药用动物麝香,同时也保留其天然本性。

最后两句"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通过回忆过去饮酒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生活片段的怀念。"松花满石床"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态,那些散落在石床上的松花,似乎也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静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隐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这种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生活方式的向往。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崇圣寺别杨至之

萧寺暂相逢,离忧满病容。

寒斋秋少燕,阴壁夜多蛩。

树暗水千里,山深云万重。

怀君在书信,莫过雁回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晚自东郭回留一二游侣

乡心迢遰宦情微,吏散寻幽竟落晖。

林下草腥巢鹭宿,洞前云湿雨龙归。

钟随野艇回孤棹,鼓绝山城掩半扉。

今夜西斋好风月,一瓢春酒莫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

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

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西下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晚泊七里滩

天晚日沈沈,归舟系柳阴。

江村平见寺,山郭远闻砧。

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

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