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教育者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开篇"旌头落尽少微明,追复成均雅颂声",通过对古代圣贤教育场所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教育传统的尊重与继承。"诏起儒宗高一代,礼隆师范表诸生"则强调了这位教育者的权威和其在学术界的地位,他不仅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更是后学者效仿的榜样。
中间两句"拾遗柱史当螭立,润色纶言倚马成"显示了这种教育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不仅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了实践操作,涵养情操。最后两句"行把荷囊多献纳, 要将文彩助升平"表达了对这种教育事业的支持和推崇,以及对于文化艺术之美的推重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教育者的赞颂,彰显了作者对于学术传统的尊崇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