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馀酲索寞政须驱,多谢君能佩酒壶。
回首林园重摇落,岸巾风月且须臾。
不须相对哀囚楚,何日扁舟俱下吴。
雅意从来在松菊,放言不用属莼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十四夜元衡见过》。诗中表达了诗人酒醒后的孤寂心情,对友人深夜来访的感激,以及对过去林园生活的怀念。"馀酲索寞政须驱"描绘了诗人酒醒后的落寞情绪,需要借助友人的陪伴来驱散;"多谢君能佩酒壶"则表达了对友人带来酒壶的感谢,暗示了饮酒可以暂时忘却烦忧。
"回首林园重摇落"写出了对往昔园林生活的追忆,而"岸巾风月且须臾"则借风月景色,表达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不须相对哀囚楚",诗人说不必像囚徒般悲伤,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乐观。
最后两句"何日扁舟俱下吴"和"雅意从来在松菊,放言不用属莼鲈"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一同乘舟游历,享受自然与友情的乐趣,而这种高雅的情趣始终寄托于松菊之间,无需过多世俗的牵绊。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镜破何年合,珠沈几日还。
空明歙溪石,行列婺州山。
雁泊宵仍警,虫哀夜不閒。
传呼语舟子,移楫近前湾。
既夕风犹进,凌空月故迟。
明宵纵当满,今夕可乖期。
少壮欣逢节,年侵意自悲。
平生一杯酒,即事五言诗。
旧雪犹连雪,新春未得春。
烧灯当变节,圆月与俱新。
邂逅成朋饮,飘流怆客身。
还家重萧索,山鬼闯厨人。
归我山中未一年,两回题子送行篇。
况今客路飞红叶,不比春风啼杜鹃。
东阁翘材嗟久阔,长沙夜席已喧传。
子行历聘应兄问,并谢江东有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