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商彝图为王蓉洲

在昔有殷秉金气,吉金创制尊彝良。

徵文蠹苦宋不足,斝盏间发千秋藏。

父辛伦鬲见阮笔,诏异?叔纷难详。

子氏四辛薄齑臼,小衰凭蹙宜弗彰。

唯王曰旦纪辛干,立十四祀迈成汤。

辛丁之间介沃甲,初及复世承宗祊。

尊为父辛善绍述,耿庇再造时平康。

凌都新出自宝器,物聚所好归王郎。

王郎耆古辨奇篆,五字铸腹殊釜铛。

鬲非款足义假格,禾为和省山用亨。

想其奉将入考庙,絜酎醴升椒香。

无烦析木状负荷,不事立戈旌勇强。

?与寡与出谁手,酉壶辛爵同其相。

土中剥蚀几元会,遇子特显精镠光。

金焦媵鼎有故事,虞山合庋群真觞。

可以俯挹东海水,或更仰斟北斗浆。

投醪润泽遍天下,尧樽舜瓮波汪洋。

白云垂霄虹绕屋,永为盛世储珍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宗稷辰的《题商彝图为王蓉洲》描绘了一件商代青铜器的精美与历史价值。诗人首先赞美了这件器物的高贵出身,象征着殷商时期的繁荣。他提到器物上的铭文丰富,反映出宋朝文献的不足,而这件彝器则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秘密。

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典故,如父辛、阮笔、斝盏等,展现了商朝贵族的生活和文化传承。他强调了这件彝器在王室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它是辛丁两代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稳定和宗庙的祭祀。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器物的独特设计,如“五字铸腹殊釜铛”,显示出王蓉洲对古物的精细鉴赏。他想象这件彝器被供奉于宗庙,用于祭祀,充满了庄重和神圣的气氛。

最后,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器物的珍贵和历史沉淀,将其比作大海、北斗的精华,寓意其价值如同大海之深、北斗之广,能够滋润天下,为盛世增添吉祥。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饱满,充分体现了宗稷辰对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敬仰和对王蓉洲收藏鉴赏能力的赞赏。

收录诗词(23)

宗稷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历六年永州卫屯丁保状歌

西南残局支龙虎,天香吹坠安隆所。

时在民餐竹实年,征徭难缓屯田户。

剩牍飘零纪僣朝,潇江乌合尚喧嚣。

晋王空慕沙陀节,一入滇池焰尽消。

形式: 古风

题金冬心徵君临东汉华山庙碑为武筠庄所藏黄小松旧藏本

金天豁西爽,浩浩郁空翠。文肖清明姿,实?炎汉世。

郭香察蔡书,延熹八年事。

是名华岳碑,海内本存二。全者宋漫堂,者王无异。

冬心为合模,神物乃一致。

未徵玉虹刻,欣见稽留字。

想其运笔飞,挥洒出灵气。

突如蛟龙跃,赫名风雨至。

离披袅藤萝,横扫逞锋势。

黑疑偃松状,自得垩帚意。

近楷并近草,更忘作分隶。

双钩既远胜,重镌翻不逮。

半璧落秋盦,残芬剩巾笥。

谁谓金司农,乃逢李都尉。

帖同传砚重,珍比藏经遗。

到眼足称福,餍心乍知昧。

书此豹斑余,聊以当题识。

形式: 古风

赠左匡叔归桐城

方君植之能说子,古貌雄情无与比。

偶然折券散千金,三冬无褐心不耻。

蒙眬世事若无意,要最千年看如咫。

五胜新推十六家,一日曾行三百里。

朅来为客至江南,憔悴儒冠尚如此。

马生与君意气亲,得钱沽酒为佳宾。

酒酣叹息新知乐,客子逢人喜任真。

当途之子多羞贫,熟视自循头上巾。

不如南亩还收身,青鞋布袜谁能驯。

方君方君亦偪泰,千言不如十斛麦。

等是东西南北人,送尔江头独归客。

形式: 古风

赠钮非石

散尽黄金鬓改玄,独余翰墨得留连。

时追苦县光和体,不奏《甘泉》泰畦篇。

欲借方言行问字,更从《齐物》证忘筌。

世途何限乌焉马,鸟迹那禁有变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