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吴郡传犹庶,严滩报可惊。
田中车水出,城上驾船行。
旅屋仍筛漏,穷檐用盎盛。
幸而有雷电,此雨不难晴。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人类生活的紧张。诗人以吴郡的传说作为开篇,点出了水患的严重性,接着细致地刻画了农田、城市以及个人居所在大雨中的景象。
“田中车水出”一句生动地表现了雨水如同涌出的溪流,反映出土地被淹没的危急。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城上驾船行”,突显了洪水的泛滥程度,使得城市高处也需借助舟楫来往。
在细腻描绘旅人居所的情景时,诗人运用了“筛漏”和“盎盛”的对比,以此强调雨势之猛烈。筛漏形容屋顶的破损,无法遮风挡雨,而盎盛则是穷檐(贫困的屋檐)下收集雨水的情景,反映出人们在灾难中的无奈与生存的艰辛。
最后,“幸而有雷电,此雨不难晴”一句带来了一丝希望。诗人通过自然现象的转变——从阴霾到雷电——暗示了暴风雨即将过去,天气将会好转,给予读者一种解脱和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与表现力,也透露了对自然界不可预测性的一种敬畏之心。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稍复桥痕旧,俄惊础汗非。
岂宜真汹涌,止可略霏溦。
河伯毋流毒,云师幸霁威。
劣能驱暑气,即愿吐晴晖。
今日檐仍滴,何人胆不寒。
晒帆船尚湿,扫市路才乾。
造化玄机转,生灵死命完。
传闻睦东馆,楼阁付惊湍。
兵兴欲两旬,三载气初伸。
汝既甘从贼,官非乐杀人。
早知膏白刃,何忍效黄巾。
拙速无奇策,登城悉市民。
晓楼衾薄梦回频,辟户寒光绝点尘。
各各一篷船未动,差差万瓦屋如新。
高门定有丰醪饩,下里畴能馈粲薪。
邻叟踏泥共煎茗,早云多有望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