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日檐仍滴,何人胆不寒。
晒帆船尚湿,扫市路才乾。
造化玄机转,生灵死命完。
传闻睦东馆,楼阁付惊湍。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雨过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感受。"今日檐仍滴,何人胆不寒"一句,生动地描写了屋檐上水珠依然滴落的情景,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阴冷天气中的心理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晒帆船尚湿,扫市路才乾"则具体描述了雨后人们晾晒帆布以便于干燥,以及街道上的水分刚刚被扫除的场景。这些生动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
"造化玄机转,生灵死命完"一句,则引入了一种哲思,触及到了天地运行和生命轮回的大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宿命的思考。
最后两句"传闻睦东馆,楼阁付惊湍"则提到了一处名叫做"睦东馆"的地方,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建筑或地点,而"楼阁付惊湍"则描绘出雨后楼阁间水流湍急的情景,或许暗示着自然力量的强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秋天雨后的细腻感受,也展现了他对于生命和自然世界深层次思考。通过这些具体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哲理和情感体验。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兵兴欲两旬,三载气初伸。
汝既甘从贼,官非乐杀人。
早知膏白刃,何忍效黄巾。
拙速无奇策,登城悉市民。
晓楼衾薄梦回频,辟户寒光绝点尘。
各各一篷船未动,差差万瓦屋如新。
高门定有丰醪饩,下里畴能馈粲薪。
邻叟踏泥共煎茗,早云多有望晴人。
日月相望夕,西归昔问途。
焉知穷岁迫,重寓客楼孤。
压雪弥河舫,胶冰噤树乌。
遥怜万山里,儿女乏寒襦。
孰令牵率到钱塘,朝暮随人作酒狂。
蜕壳喜离城市路,发蒙惊见水云乡。
四方上下乾坤阔,万里东西日月望。
向来楼居不得句,此夕叶舟吟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