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神不管勒花风,开尽深红到浅红。
未放游人偷眼看,已惊红雨乱濛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花开的美丽景象,通过对比鲜艳与淡薄的红色,展现了花朵层次丰富的颜色变化。首句“花神不管勒花风”可解作花神无需管理那吹拂花朵的微风,因为大自然已经安排得当。接下来的“开尽深红到浅红”则形象地表达了花朵由浓郁转为淡雅,层次分明的变化。
诗人通过“未放游人偷眼看”表现出对外界好奇探视者的排斥,似乎在强调这美景只属于自己,而不愿与旁人共享。最后一句“已惊红雨乱濛濛”则描绘了花瓣如同春雨一般纷飞,增添了一种生动和动感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花色、花风以及观者的视角变化,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游丝无力系春风,水面从飘点点红。
晚渡舟横人独立,厨烟著柳细濛濛。
春衫更怯晚来风,准拟衰颜借酒红。
到得杯行愁不饮,烛红隐隐睡濛濛。
春云无绪不禁风,小立中庭数落红。
还似江南断肠处,杨花十里雪濛濛。
春眠不觉夜来风,桃萼犹沾未尽红。
愁绝小湖山畔路,同云疏雨晚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