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苕行

苕花如云色如雪,万垄千溪看不绝。

风吹日炙自鲜明,弃在空云谁爱悦。

遭逢偶入山人手,缚作蓬菘扫尘帚。

髯疏发落已萧然,时对西风一回首。

人间贵贱不须论,此物古来从至尊。

犹胜长抛霜露里,秋虫野燐愁枯根。

形式: 古风

翻译

苕花盛开如云洁白,无数田垄溪流中连绵不断。
经风晒雨,它依然鲜明耀眼,却被丢弃在空中无人欣赏。
偶然被山人拾得,它被编成蓬莱白菜的扫帚。
主人胡须稀疏,头发斑白,显得孤独,时常对着秋风回望。
人间贵贱无需多言,这苕花自古以来便是尊贵之物。
比起长久暴露在霜露中,它更胜一筹,不会让秋虫野磷为枯萎的根而忧虑。

注释

苕花:一种植物。
万垄千溪:众多田地和溪流。
鲜明:醒目。
弃:抛弃。
空云:天空。
山人:隐士或农夫。
蓬菘:野生蔬菜。
扫尘帚:用来扫地的工具。
髯疏:胡须稀疏。
发落:头发脱落。
萧然:孤寂的样子。
人间贵贱:社会地位。
至尊:极尊贵的地位。
霜露:寒冷的露水。
秋虫野燐:秋天的昆虫和磷火。
愁: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苕花盛开的景象,将其比作云朵般洁白,漫山遍野,连绵不断,即使风吹日晒也依然鲜明夺目。然而,这美丽的花却无人欣赏,被山人捡拾,用来编扎成蔬菜扫帚,显得落魄而被忽视。诗人以苕花自比,感叹自己的境遇,虽已年老体衰,但仍保持着高洁之志,不时面对西风,怀念过去。他强调,无论人世尊卑,苕花自有其价值,甚至胜过在霜露中挣扎的枯根,以及引发秋虫野磷哀愁的场景。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高尚品格的坚守。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飞花行赠马衢州

山上风花山下飞,花飞欲尽山翁归。

归来亦自忘行迹,但觉满地红依依。

馀花更惜随春去,溪上游人山下路。

恋家渔父断来踪,难老刘郎记前度。

花开花落春风前,我昔与翁同少年。

祇今鹤去但华表,何处鸟啼悲杜鹃。

游人自游春自暮,从翁问花花不语。

且当向花日日醉,醉倒花前学花舞。

形式: 古风

书叹七首(其七)

苏州米空熟,越州人不来。

缓急托远婚,不如傍蒿莱。

蒿莱在篱落,为我障浮埃。

生女属他人,生男尚婴孩。

从何得饘粥,作此聊自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书叹七首(其六)

结友何用多,管鲍无三人。

读书何用博,得少全其身。

君有徇名子,扰扰起风尘。

朝逐富儿餐,暮联豪士茵。

归来反如客,鱼鸟亦相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书叹七首(其五)

数友越州居,无书已三年。

台州已无数,逢人每相贤。

日夜忆远友,远者隔蛮烟。

风气不择州,俗情轻目前。

管鲍死何处,寄酒洒其阡。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