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沅江宋明府即开府璟之孙

初闻从事日,鄂渚动芳菲。

一遂钧衡荐,今为长吏归。

人临沅水望,雁映楚山飞。

唯有传声政,家风重发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初次听闻你担任官职那天,鄂渚之地春花烂漫,生机勃勃。
一经权衡举荐,如今你作为地方长官荣归。
人们倚靠沅水边眺望,雁群映照着楚地的山峦翱翔。
最值得称道的是你的政绩,家族传统在你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现。

注释

初闻:第一次听说。
从事:担任官职。
鄂渚:长江中的一个小岛,代指湖北一带。
芳菲:花草美盛,这里形容景象繁荣。
一遂:一经,一旦。
钧衡:比喻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任,这里指被重要人物推荐。
长吏:高级地方官员。
归:归来,这里指荣归故里。
人临:人们靠近。
沅水:湖南的一条河流。
望:眺望,期盼。
雁映:雁群映衬于。
楚山:楚地的山,泛指湖南、湖北一带的山脉。
唯有:只有。
传声政:传播美名的政绩,即良好的施政名声。
家风:家族的传统风尚。
重发挥:得到重要的体现和发扬。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无可的作品,名为《送沅江宋明府即开府璟之孙》。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景与情感。

"初闻从事日,鄂渚动芳菲":这两句是说听闻亲朋好友开始新的工作之日,正值春天百花盛开之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鄂渚"指的是长江中游的鄂州和渚城之间的地带,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远方的眷恋。

"一遂钧衡荐,今为长吏归":这两句表示被朝廷征召,一举成名,如今已经官至长吏,即将返回故乡。这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一大步,也是对家国的贡献。

"人临沅水望,雁映楚山飞":人们站在沅江边眺望远方,那些归心似箭之人心里充满了思念。"雁"在这里象征着离别和回忆,它们穿梭于楚山之间,如同诗人的情感纵横交错。

"唯有传声政,家风重发挥":最后两句表达的是只有那些流传下来的美好政绩,以及家风的延续,才是真正值得骄傲和庆幸的。这里"家风"不仅指家族的教养与品德,也包含了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抒写了对亲朋好友新征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就、家风延续以及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4)

无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相关古诗词

送灵武李侍御

灵州天一涯,幕客似还家。

地得江南壤,程分碛里砂。

禁盐调上味,麦穗结秋花。

前席因筹画,清吟塞日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邵锡及第归湖州

春关鸟罢啼,归庆浙烟西。

郡守招延重,乡人慕仰齐。

橘青逃暑寺,茶长隔湖溪。

乘暇知高眺,微应辨会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宜春裴宰是将军旻之孙

垂白方为县,徒知大父雄。

山春南去棹,楚夜北飞鸿。

叠嶂和云灭,孤城与岭通。

谁知持惠化,一境动清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契公自桂阳赴南海

南行登岭首,与俗洗烦埃。

磬罢孤舟发,禅移积瘴开。

中餐湘鸟下,朝讲海人来。

莫便将经卷,炎方去不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