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霓亭

高出岭头树,俯窥城下溪。

半山飞急雨,举手弄晴霓。

旷望已无极,万缘都与齐。

自嗟来独晚,征棹苦言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站在山顶上的树木之上,向下俯瞰山下的小溪。
半山腰上忽然下起了急雨,我伸手仿佛能玩弄天边的彩虹。
极目远眺,视野无边,万物都融为一体。
我独自感叹,为何来得如此之晚,船只满载忧愁,向西方驶去。

注释

高:形容位置在山顶。
俯窥:向下看。
溪:小溪。
飞急雨:突然而来的急雨。
晴霓:晴天的彩虹。
旷望:极目远望。
万缘:万物。
齐:融为一体。
自嗟:自我叹息。
征棹:远行的船只。
苦言西:满载忧愁向西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彩霓亭》,描绘了一个人在高处亭子中所见的景象。首句“高出岭头树”展现了彩霓亭的位置,它坐落在山岭之巅,视野开阔。接下来的“俯窥城下溪”则描绘了从亭中向下看到的溪流,暗示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静谧形成对比。

“半山飞急雨”写的是山腰间突发的急雨,动态十足,与前文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照。而“举手弄晴霓”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彩虹的欣赏和玩味,流露出其悠然自得的心情。

“旷望已无极,万缘都与齐”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的开阔心境,一切烦恼都抛诸脑后,心灵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地。最后两句“自嗟来独晚,征棹苦言西”,诗人感叹自己来此稍迟,即将乘舟西行,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未来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胸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孤寂之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悼亡三首(其三)

从来有脩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悼亡三首(其二)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悼亡三首(其一)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教授宋著作还

何以拟君子,云鸿肃羽仪。

将过上林苑,先集孝王池。

唼藻有馀乐,渐磐方得时。

野塘归莫晚,白水远连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