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三首(其一)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

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

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

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

安得廉耻将,三军同晏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下了马来到古老的战场,四处望去一片迷茫。
秋风吹过,浮云飘逝,黄叶纷纷落在我的眼前。
枯骨被蝼蚁蛀蚀,又被蔓草缠绕。
老人们走过,发出叹息,现今的人们还在扩展边疆。
汉与虏相互胜败交错,边疆的划分并不稳定。
哪里能找到有廉耻感的将领,让全军都能安眠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废墟的图景,诗人站在古战场上,只见四周茫茫一片,没有任何生机。风吹过时带着悲凉,因为浮动的云朵似乎也被过去的战火所影响。黄色的叶子在眼前飘落,而曾经的壮士现在只剩下朽烂的骨头,甚至连洞穴都被小虫占据,荒草缠绕。这一切让年迈的老人不禁叹息,而当今之人却还在开疆扩土。汉族与异族之间胜负交加,但国界始终难以安宁。诗人希望能有廉洁耻辱之心的将领,能够带领三军安然入睡。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废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将领的期待。语言沉郁,情感深长,体现了杜甫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遣兴三首(其二)

高秋登塞山,南望马邑州。

降虏东击胡,壮健尽不留。

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

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

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

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遣兴三首(其三)

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

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

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

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

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芳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遣兴五首(其一)

天用莫如龙,有时系扶桑。

顿辔海徒涌,神人身更长。

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

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遣兴五首(其一)

朔风飘胡雁,惨澹带砂砾。

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

北里富熏天,高楼夜吹笛。

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