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闰四月即事(其二)

穷居不择交,贤否那复辨。

似人辄已喜,况复曾半面。

相见且寒温,不问风雨变。

晚来无与游,澄江喜如练。

携筇信步行,屈曲随山转。

数日雨不止,冲波颓激箭。

旧雨已不来,今雨谁复见。

瓮头香满屋,吾计今已办。

岂复思故乡,无事且彊饭。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困厄中我不挑朋友,贤良与否难以分辨。
像人我就欢喜,更何况曾有一面之缘。
见面只寒暄问候,不问天气如何变化。
傍晚无人相伴游历,唯有澄江如练让我欣喜。
我手持竹杖随意漫步,山路弯曲随山势而行。
连日降雨不停,水势汹涌如箭冲刷。
老友不再来访,新知何处寻觅。
酒瓮溢出香气满屋,我的计划如今已完成。
哪里还会想念故乡,闲暇时就勉强吃饭吧。

注释

穷居:困厄的居住环境。
贤否:是否贤良。
辄已喜:立刻感到喜悦。
半面:一面之缘。
寒温:寒暄问候。
风雨变:天气变化。
澄江喜如练:清澈的江水如同白练。
筇:竹杖。
信步:随意漫步。
冲波颓激箭:水势汹涌如箭冲刷。
旧雨:老朋友。
今雨:新朋友。
瓮头香满屋:酒香满溢。
吾计:我的计划。
办:完成。
岂复思故乡:哪里还会想念故乡。
彊饭:勉强吃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以及他对朋友交往的真诚态度。开篇"穷居不择交,贤否那复辨"表明了诗人在贫困的居所也不在乎交友的賢愚,只要是真心相待的人,就不去过分辨别。接着"似人辄已喜,况复曾半面"则写出了只要对方稍有亲近之意,自己就已经感到快乐,更何况是曾经有一面之交的知己。

"相见且寒温,不问风雨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见面时无论天气如何都能保持内心的温暖,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影响情谊。"晚来无与游,澄江喜如练"则是说到了夜晚没有同伴游玩,但看到清澈的江水也感到一种独特的快乐。

"携筇信步行,屈曲随山转"写出了诗人手持草笠(筇),踏实地走,顺着山势弯曲前行的景象。"数日雨不止,冲波颓激箭"则描述了连绵的雨水使得河流湍急,水面波涛汹涌。

"旧雨已不来,今雨谁复见"这两句表现出了对过往雨天的回忆,以及现在的雨景又是谁来欣赏。最后两句"瓮头香满屋,吾计今已办。岂复思故乡,无事且彊饭"写出诗人在家中点燃香料,房内芬芳四溢,感到自己的计划已经完成,不必再去思念远方的故乡,只需在无忧无虑的情况下享受简单的饮食。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未闰四月即事(其三)

相马须相骨,探水须探源。

君如识此理,知人若神仙。

可以千岁下,坐照万古前。

有时阴求人,得意初无言。

如闻失一士,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

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已然。

我欲授此法,其谁可与传。

形式: 古风

辛未闰四月即事(其六)

寓居城中寺,萧然如深山。

终年客不到,终日门亦关。

晨朝香火罢,去履脱危冠。

饱读古人书,会意有馀欢。

客有馈荔枝,荐以碧玉盘。

吟哦更咀嚼,未羡朱两轓。

鲛绡作红皱,护此冰肌寒。

形式: 古风

和施彦执怀姚进道叶先觉韵

西湖十里山,春风一杯酒。

兹兴良不浅,何日落吾手。

我读君和诗,襟期一何厚。

同生上下宇,共阅古今宙。

死生何足云,馀年付美酎。

佩印还故乡,衣锦眩春昼。

一时正儿嬉,千岁堕尘垢。

所以贤达人,中怀元有守。

试看窗日中,野马互奔骤。

区区竟何成,尚誇舌在口。

宿习犹未除,新诗漫怀旧。

环顾天地间,四海惟三友。

两老虽未死,二妙已先踣。

生者岂其巧,死者亦非谬。

君如悟斯契,万事可怀袖。

铜钱自如山,金印自如斗。

只今定何间,腐骨久已朽。

篱菊师渊明,庭草悲王胄。

彼已升层霄,此犹凿户牖。

浩歌君其聆,相看都皓首。

形式: 古风

咏梅(其一)

策马寻梅过小桥,江边驿路正迢迢。

灵均清劲馀骚雅,夷甫风姿堕寂寥。

半吐暗惊云插月,横枝忽见雪封条。

徘徊未忍轻归去,楼上何人调玉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