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秦德衰千祀,江滨道不脩。
相传大堤在,曾是翠华游。
玉趾如将见,金椎岂复留。
怅然寻旧迹,蔓草蔽荒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唐询所作的《华亭十咏·其五·秦始皇驰道》。诗中,诗人通过对秦始皇时期驰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首句“秦德衰千祀”暗示了秦朝的辉煌已成过往,历经千年沧桑;“江滨道不脩”则描绘了道路的荒废,昔日皇家气派不再。接下来,“相传大堤在”提及大堤遗迹尚存,引发对秦始皇巡游情景的联想;“曾是翠华游”暗指当年龙袍飘逸的盛景。
“玉趾如将见”运用比喻,仿佛还能看到秦始皇的足迹,而“金椎岂复留”则暗示那些象征权势的金椎已消失不见,寓意权力的消逝。最后两句“怅然寻旧迹,蔓草蔽荒丘”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面对荒凉景象的失落与惆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秦始皇驰道的遗迹,寓言式地反映了历史的兴衰和人事的无常,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沉思意味。
不详
旧谍传遗趾,悠然历祀深。
人无令威至,门异下邽箴。
谷水当年溜,昆山昔日阴。
鲁堂那复见,丝竹若为寻。
代异人亡久,滮池即旧居。
未移当日地,无复故时鱼。
蒲藻依稀在,风波浩荡馀。
水滨如可问,一为访庭除。
平林标大道,曾是野王居。
旧里风烟变,荒原草树疏。
湖波空上下,里闬已丘墟。
往事将谁语,凄凉六代馀。
绝顶干云峻,寒泉与穴平。
还同帝台味,不学陇头声。
夜雨遥源涨,秋风颢气清。
谁云蔗浆美,才可析朝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