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应夫见贻六首(其六)

晓程寒水散城隅,款段徐行得自摅。

天外好山宜日衬,风前老柳半虫书。

赓诗已玷清新后,扣户仍烦剥啄初。

忙似老农无住著,看人仓庾亟持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拂晓时分,寒水在城角边流淌,我缓缓骑行,尽情抒发心中情感。
远处的青山在阳光下更显秀美,风吹过,老柳树上虫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我已经在诗中留下痕迹,担心破坏了清新的意境,敲门声响起,又像是初次来访。
忙碌如老农,无暇停歇,看着他人仓库满满,自己也急于挥舞锄头劳作。

注释

晓程:清晨。
寒水:冰冷的水。
散:流淌。
城隅:城角。
款段:缓慢而有节奏。
徐行:慢慢行走。
摅:抒发。
天外:远处。
宜:适合。
日衬:阳光映衬。
风前:风中。
老柳:古老的柳树。
半虫书:虫鸣声声。
赓诗:续写诗篇。
玷:玷污。
清新后:清新的诗境之后。
扣户:敲门。
剥啄初:初次敲门声。
忙似:忙碌得像。
老农:农夫。
无住著:无法停留。
仓庾:仓库。
亟持锄:急忙拿着锄头。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诗人骑着马缓步在城角边,寒水映照着道路,心境得以舒展。他欣赏着远处的日光照耀下的秀美山峦,风吹过时,老柳树上似乎写满了虫鸣,增添了生动的秋意。诗人感叹自己在诗歌创作中虽力求清新,但仍觉有所不足,如同初叩门扉般期待新的启发。他以忙碌的农夫自比,形容自己忙于诗文创作,就像老农无暇停歇,急于耕作以充实仓库。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和王应夫见贻六首(其五)

开缄韵语起廉隅,坐使心胸百想摅。

公比士元方展骥,我如毛颖不中书。

烛摇冷晕人方寂,犬吠寒云月上初。

北首故关山万叠,几时艰棘一诛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王应夫见贻六首(其四)

大方今始识无隅,明月珊瑚袖手摅。

愧甚许提圯上履,喜于亲授活人书。

风神峙玉藏纯白,议论昂霄到古初。

内顾斐然知不称,祇宜归隐自扶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王应夫见贻六首(其三)

联事当年在海隅,再遵南尾笑言摅。

尚怀拥鼻胡床语,每寄论心尺素书。

松籁舞风鹰隼后,蒲团附火雪霜初。

应怜别久愈无味,茅塞如今拟荷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王应夫见贻六首(其二)

平生政不悟三隅,渐老涂穷志莫摅。

行路又迎新历日,寓怀赖有旧图书。

逢时意可情犹在,多病心阑事昧初。

流落此生何处是,欲从老圃学犁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