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怨

切切重切切,秋风桂枝折。

人当少年嫁,我当少年别。

念君非征行,年年长远途。

妾身甘独殁,高堂有舅姑。

山川岂遥远,行人自不返。

形式: 古风

翻译

低声细语再三叮嘱,秋风吹落桂枝头。
人们正值青春出嫁时,我却青春离别独自走。
想你并非远行征战,而是长路漫漫无尽头。
我情愿独自死去,家中父母双亲在等候。
山河虽近,但行人归心似箭,未必能回返。

注释

切切:低声细语。
秋风:秋日的风。
桂枝:桂花树枝。
人当:人们在。
嫁:出嫁。
我当:我却要。
念君:想念你。
征行:远行征战。
长远途:漫长的旅途。
远:遥远。
妾身:我自身。
甘:情愿。
独殁:独自死去。
高堂:父母。
舅姑:指公婆。
岂:难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尽哀愁。首句"切切重切切,秋风桂枝折"以秋风吹折桂枝来比喻人在离别时的痛切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接着"人当少年嫁,我当少年别"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和早早离别的无奈与叹息。这里的“嫁”和“别”字眼,不仅指婚姻和离别,更隐含着对命运的无力感。

第三句"念君非征行,年年长远途"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征行"一词通常指军旅生活,但在这里被用来比喻长久的离别和无尽的等待。

最后四句"妾身甘独殁,高堂有舅姑。山川岂遥远,行人自不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接受与宿命的态度。"妾身甘独殁"显示了一种对死亡都可以接受的悲壮,而"高堂有舅姑"则是对家庭和亲情的一种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生离合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杂歌谣辞.白鼍鸣

天欲雨,有东风,南溪白鼍鸣窟中。

六月人家井无水,夜闻白鼍人尽起。

形式: 乐府曲辞

江村行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

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

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

桑林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向田。

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形式: 古风

江南行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苧。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度桥来蒲里。

清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娼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形式: 古风

舟行寄李湖州

客愁无次第,川路重辛勤。

藻密行舟涩,湾多转楫频。

薄游空感惠,失计自怜贫。

赖有汀洲句,时时慰远人。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