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易十五首(其一)

佛生具一体,生佛本来同。

触目皆如此,无心自性中。行路易,路易不修行。

有无心永息,只个是无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探讨了佛性与众生之间的关系,以及修行与悟道的真谛。诗人傅翕通过“佛生具一体,生佛本来同”开篇,强调了佛与众生在本质上并无二致,皆源于同一本体。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中“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核心理念。

接着,“触目皆如此,无心自性中”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万物皆有佛性的观念,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发现佛性的存在,关键在于是否能以无心之态去感知和领悟。这里的“无心”,并非指无感情或冷漠,而是指去除杂念,保持纯净的心灵状态,以便更深入地洞察宇宙真理。

“行路易,路易不修行”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指出修行之路看似容易,实则不易。许多人认为修行只是外在的行为改变,而忽视了内在心灵的净化与觉醒。真正的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经历和挑战,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提升,而非仅仅遵循某种形式化的仪式或规则。

最后,“有无心永息,只个是无生”总结了整个思考过程。在无心的状态下,所有的烦恼和执着自然消融,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这里的“无生”,不仅是指生命的终结,更是指超越了生死轮回的概念,达到了心灵的解脱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佛教中关于生命、觉悟和解脱的哲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禅修,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觉醒。

收录诗词(116)

傅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路易十五首(其二)

众生是佛祖,佛是众生翁。

三宝不相离,菩提皆共同。行路易,路易真无作。

持经不动口,坐禅终日卧。

形式: 古风

行路易十五首(其三)

无生无处所,无处是无生。

若觅无生处,无生无处生。行路易,路易坦然平。

无心真解脱,自性任纵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行路易十五首(其四)

菩提无处所,无处是菩提。

若觅菩提处,终身累劫迷。行路易,路易真不虚。

善恶无分别,此则是真如。

形式: 古风

行路易十五首(其五)

有无皆解脱,累息在无生。

菩提是颠倒,生死最为精。行路易,路易人莫疑。

解我如此语,修道不须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