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兰

蔼蔼抱幽姿,幽人得自怡。

爱之似君子,好不在花枝。

浊世已如许,香心终未衰。

窗前堪作伴,閒读九歌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茂盛的树木怀抱着深藏不露的美态,隐士从中找到自我愉悦。
我喜爱它就像君子欣赏品德,美好并不只在于花朵的外表。
污浊的世间已经如此,但它内心的香气始终未减。
在窗前,它能成为良伴,悠闲时阅读古老的歌谣。

注释

蔼蔼:茂盛的样子。
幽姿:深藏不露的美态。
幽人:隐士。
自怡:自我愉悦。
似君子:如同君子欣赏品德。
花枝:花朵的外表。
浊世:污浊的世间。
香心:内心的香气。
堪:能够。
九歌词:古老的歌谣。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对兰》,作者是宋代的连文凤。诗中描绘了兰花的深沉雅致和内在品质。"蔼蔼抱幽姿",形象地写出兰花的茂盛与幽静之美,仿佛怀抱深藏不露的才情。"幽人得自怡",表达了诗人欣赏兰花的同时,也从中得到了心灵的愉悦。"爱之似君子,好不在花枝",诗人将兰花比作君子,赞美其品格高尚,美并不单纯在于外在的花朵,更在于内在的精神气质。

"浊世已如许,香心终未衰",在污浊的世间环境中,兰花依然保持其清香,象征着坚韧不屈和高洁的品性。最后两句"窗前堪作伴,閒读九歌词",诗人将兰花视为书房中的良伴,陪伴自己在闲暇时光阅读经典,进一步强化了兰花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兰花的自然之美,又赋予其深厚的人格象征,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70)

连文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 字:百正
  • 号:应山
  • 籍贯:福州三山

相关古诗词

归燕

营巢生计失,馀恨更依依。

故国知何处,西风满去衣。

花案空昨梦,柳巷竟残晖。

欲问兴亡事,无言各自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有感

年来懒作少年狂,一枕功名属梦乡。

举世相誇唐字学,几人曾识汉文章。

自怜晚岁桑榆景,敢入春风桃李场。

到此相逢莫相笑,谁知臧谷两亡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纨扇

露冷飘零半幅纨,伤心不见女乘鸾。

歌残春院桃花暖,愁杀秋庭木叶寒。

满地飞尘何处避,旧时明月向谁看。

应思曾在君怀里,一点恩情欲忘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自在庐为倪逊翁赋

翁也家何在,悠然天地间。

往来明月牖,坐卧白云关。

晚岁有馀乐,谁人似此閒。

只为清景恼,吟得鬓毛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