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稚子每多疾,始与药物亲。
由兹沈生迹,遂历吾门频。
我居无鸟鼠,乃知屋室贫。
举世竞趋利,尔非闾井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示沈生》。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孩子成长和生活的场景。"稚子每多疾,始与药物亲",表达了幼小的孩子常常生病,初次接触药物的经历,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接着,"由兹沈生迹,遂历吾门频",沈生频繁造访,可能是因为家境不佳,寻求帮助或安慰,诗人自家境简陋,"我居无鸟鼠,乃知屋室贫",通过家中连鸟鼠都少见来体现贫困。最后,诗人感慨世态炎凉,"举世竞趋利,尔非闾井人",指出世人皆追求利益,而沈生显得与众不同,像是一个不被世俗风气影响的淳朴之人。
整首诗通过日常琐事,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以及对沈生质朴品性的赞赏,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五日逢南国,三年别旧都。
招魂传楚客,抚节见灵巫。
蒿艾因时采,蛟龙为俗驱。
清樽与鹅炙,忻此故人俱。
南方传竞渡,多在屈平祠。
箫鼓满流水,风烟生画旗。
千桡速飞鸟,两舸刻灵螭。
尽日来江畔,谁知轻薄儿。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履道坊中白家宅,五桥庄北晋公堂。
昔年二老曾相乐,今日五知名独光。
举事是非都不问,接花时节暂能忙。
清尊雅曲易为厌,自有图书列在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