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西二首(其一)

陇东流水向东流,不肯相随过陇头。

祗有月明西海上,伴人征戍替人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陇东的流水向东流去,不愿陪伴我越过陇山之巅。
只有明亮的月光照在西海之上,代替我守候边疆,为我分担忧愁。

注释

陇东:指陇右地区,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
东流:向东方流淌。
流水:河流。
不肯:不愿意。
相随:伴随。
过:越过。
陇头:陇山的顶部或边缘。
祗有:只有。
月明:明亮的月亮。
西海:泛指西部海域,这里可能象征远方或边疆。
伴人:陪伴着人。
征戍:出征防守,此处指戍守边疆。
替人愁:代替人承受忧虑和痛苦。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边塞画面,流水向东流,仿佛有着不屈的独立精神,不愿随波逐流。月亮在西海上格外明亮,以其静谧之美伴随戍卒,替代了人心中无法言说的忧愁。这是王安石在宋代所作《陇东西二首·其一》中的两句,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于孤独与不易之境况的一种艺术寄托。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驴二首(其二)

虽得康庄亦好还,每逢沟堑便知难。

由来此物非他物,莫道何曾似仰山。

形式: 古风

驴二首(其一)

力侔龙象或难堪,唇比仙人亦未惭。

临路长鸣有真意,盘山弟子久同参。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京城

三年衣上禁城尘,抚事怊然愧古人。

明月沧波秋万顷,扁舟长寄梦中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净相寺

净相前朝寺,荒凉二十秋。

曾遭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