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坡老仇池安在哉,佛家鹫岭解飞来。
但令气象侔衡霍,可要孤高切斗魁。
涡处正堪承雨露,浪中莫使长莓苔。
明窗净几无尘入,想对诗翁墨沼开。
这首词作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坡老仇池安在哉”,开篇即以“坡老”指代诗中的主人公,其所处之地——仇池,被描绘得非常安详平和,这里的“安在哉”四字,透露出一种超脱尘嚣的宁静。
接着,“佛家鹫岭解飞来”,则是对主人公精神世界的一种映射。“佛家”暗示了一种禅宗的修行,而“鹫岭解飞来”则形象地表达了心灵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第三句“但令气象侔衡霍, 可要孤高切斗魁”,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精神状态。“气象”指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气质,“侔衡霍”则形容其高洁不染,最后两字“可要孤高切斗魁”表达了一种独立不羁、凌驾于常人之上的境界。
以下几句“涡处正堪承雨露,浪中莫使长莓苔。明窗净几无尘入,想对诗翁墨沼开”,则是具体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心境。“涡处”、“浪中”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宁静而不失生机的自然状态,而“明窗净几无尘入”则是在强调一种简洁、清澈的心灵空间。最后,“想对诗翁墨沼开”,则是作家对于主人公这种生活态度的一种向往和赞美,似乎在说,若能与这位诗人共赏这种境界,该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写,展现了一种高洁、自在的人生追求。
不详
蚤接君家伯仲贤,笑谈吹断各风烟。
人生俱是梦中事,归计却须沙上田。
悔有论心三尺喙,恨无糊口一囊钱。
他时局罢樵柯烂,小道谁知亦有仙。
衲子谁为盖代豪,生憎污俗紫方袍。
何须鉴水能知止,未必归云可拟高。
虎穴等閒休探手,龙泉取次莫吹毛。
君知五祖堂中老,妙处何曾挂一毫。
平生佳处在离骚,怪我年来得此豪。
不信胸中横太华,试从笔下看惊涛。
门连止水心无竞,地接名山眼更高。
要是一时廊庙器,莫将刘向比王褒。
都门雪罢看杨柳,濯濯风流已不群。
千里澄清方有道,十年出处不忘君。
新诗旧自开锦段,醉面向人生缬纹。
我欲从公借馀地,与传名姓上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