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书怀(其二)

客舍无前后,分明似一舟。

瓶罂生计小,儿女长年忧。

糊口身将老,谋归岁聿周。

布衣今复敝,莫问黑貂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旅馆没有前后区分,看起来就像一条船。
生活依靠小小的瓶子和坛子(暗示贫穷),常年为子女的生计担忧。
为了糊口,身体已近衰老,谋划着回归的岁月即将来临。
如今穿的布衣又破旧了,别再提起那件黑貂皮袍(暗示过去的富贵)。

注释

客舍:旅馆。
前后:前后区分。
似:像。
舟:船。
瓶罂:瓶子和坛子,代指微薄的生计。
生计:生活来源。
儿女:子女。
长年:常年。
糊口:维持生活。
身:身体。
老:衰老。
谋归:谋划回归。
岁聿周:岁月即将来临。
布衣:布制的衣服,表示贫穷。
敝:破旧。
黑貂裘:昂贵的黑貂皮袍,象征富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感慨时光流逝的寂寞心情。"客舍无前后,分明似一舟",开篇即以独特的比喻,将自己置身的客舍比作孤舟,强调了时间的割裂和空间的隔绝,表达出一种漂泊不安的情怀。

接着,"瓶罂生计小,儿女长年忧"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异乡谋生的艰难,以及对于家庭未来的担忧。"瓶罂"指的是古代用来盛放酒水的小型器皿,这里象征着微薄的收入和艰难的生计;而"儿女长年忧"则透露了诗人对家中妻子长久分离所承受的心灵压力。

诗人随后表达出对于未来回归故乡的渴望与不安,"糊口身将老,谋归岁聿周"。这里的"糊口"意味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已经变得乏味而漫长,而"谋归"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乡的强烈愿望,但这种愿望又被时间的流逝所威胁,显得尤为迫切。

最后两句"布衣今复敝,莫问黑貂裘"通过对服饰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物质上自我安慰的心态。"布衣"象征着简朴而平常的生活,而"黑貂裘"则是豪华的代表,但诗人选择不去比较或追求这些外在的奢侈,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淡定与自足。

整首诗通过对客舍生活、生计困难、归乡渴望以及物质淡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秋暮书怀(其七)

节物推移速,登临感慨多。

寒云飞陇首,残叶下朝那。

代北惭归马,洮西尚凯歌。

惟怜鏖战骨,寂寞掩山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秋暮书怀(其五)

旅鬓茎茎白,霜梨叶叶红。

可怜非类者,同落有涯中。

万物齐为马,劳生独转蓬。

此行江海外,便作狎鸥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比部孙郎中将漕二浙

前朝使节拥朱轩,乃是君家小状元。

不独官资如令祖,更将学术付贤孙。

上供旋捣新禾米,行部时惊旧水痕。

游遍天台便归好,乔松翠竹满青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叶公义叟求宫祠归吴下

把还使节请祠真,便作吴江渐退身。

凭轼几州沾惠爱,归装一味是清贫。

相思欲控琴高鲤,卜宅须邀李子邻。

不是荐章论再起,朝廷自重老成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